首页 > 中经智库 > 业务动态 > 正文

聚焦星“啡”,看长沙县如何升级产业“咖”位

新华财经|2025年09月29日
阅读量: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于泽洋)9月29日至10月3日,2025首届星沙-非洲咖啡嘉年华活动在湖南长沙县火热举行。这场以“中非咖桥 世界湘见”为主题的盛会,以“节”为媒,将推动长沙县“非洲咖啡中国化”主题品牌建设及“咖啡+”跨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链条咖啡产业生态圈,让咖啡的香气在这片土地上愈发浓郁。

长沙县,这座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更不种一粒咖啡豆的传统的工业强县,为何要大力发展咖啡产业?又是凭借怎样的底气和举措让咖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探寻长沙县咖啡经济发展之路,我们能看到一例县域特色产业培育的生动样本。

精心谋划,精准定位,勾勒咖啡产业发展蓝图

长沙县咖啡产业的兴起,源于湖南“新春第一会”招商引资座谈会上的一段重要讨论:湖南坐拥中非经贸博览会和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若能以此做好文章,结合长沙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直飞非洲的航线优势,完全有可能将非洲等地的咖啡贸易集中到湖南,并以此做好咖啡这条产业链。

此番思路发人深省,也为长沙县发展咖啡产业点亮了“启明灯”。随后,长沙市迅速行动起来,把咖啡产业发展的战略棋子精准落子于长沙县。今年4月,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高赴江苏学习考察。他表示,昆山咖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给予了长沙县很大的启示。长沙县虽非咖啡豆的传统产区,但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活力迸发的消费市场与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咖啡产业必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此后,长沙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精心谋篇布局咖啡产业。一方面,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长沙县处于对非贸易的最前沿。非洲是咖啡的发源地,也是全球咖啡产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可以成为优质而稳定的原料供应地。另一方面,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枢纽及长沙自贸临空区政策红利,长沙县织密了直飞亚的斯亚贝巴、内罗毕等非洲产区的多条客货运航线,构建起一条条运输“黑色黄金”的中部咖啡产业空中黄金通道,完美匹配了咖啡“轻、快、频”的物流需求,让非洲咖啡豆的味道在星沙香溢四海。

近几年,国内咖啡需求迅猛增长,长沙年咖啡消费量更是以20%的速度“一路狂飙”,已然形成了一块极具潜力的咖啡消费“黄金洼地”。此外,长沙还是著名的“网红城市”,网红品牌灿若繁星。咖啡,这一与时尚感颇有关联性的消费品类,与长沙新消费的调性相得益彰,更有着发展网红品牌的巨大潜力。如今长沙遍地开花各大咖啡门店,正成为长沙县咖啡产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统筹布局,全链衔接,推进产业“咖”位逐级攀升

发展一个新产业,需要的是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地的全链条衔接。顶层设计上,长沙县已出台《长沙县咖啡产业发展规划》,组建由“一县三区”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建立县区协同调度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项目落地方面,“筑巢引凤”是关键。长沙县已围绕咖啡产业初步形成“一园四中心”的全链条空间架构:自贸临空区为产业核心区,聚焦仓储分拨、烘焙加工、交易展示和商务办公;经开区打造总部企业集聚中心;松雅湖片区承载研发与消费创新功能;咖啡大楼内的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咖啡文化创意中心,展现咖啡文化及互动体验;自贸会展区提供商事服务支撑。

通过完善空间要素供给,长沙县咖啡产业的聚集效益初显,而这一切也都已纳入其“九个一”的发展思路,即制定“一个纲”、构建“一个机制”、搭建“一张网”、建设“一个园”、打造“一个区”、设立“一个研发中心”、引进“一批项目”、拓展“一批场景”、出台“一套政策”。“九个一”发展思路不仅为长沙县咖啡产业发展谋定高远,更实现了顶设落地的全链贯通。

如今,在优渥的营商环境下,入驻长沙县的咖啡企业迸发出勃勃生机。据“众咖联”企业创始人景建华介绍,“众咖联”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推动咖啡上下游企业“上网入链”,达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高效协同;知名线上咖啡品牌三顿半相关负责人也透露,三顿半掌握即溶咖啡全环节核心技术,已形成“从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全链路竞争优势。据悉,其生态产业综合体已落地松雅湖未来科技城,构建起覆盖中南地区的“3小时鲜萃圈”。

截至目前,长沙全县累计对接70余个重点咖啡项目,举办3次签约活动,成功招引21个项目(含“三类500强”项目1个),总投资超17亿元,去化物业超3.7万平方米。全县现有咖啡相关经营主体189家,其中品牌连锁经营主体115家,独立咖啡经营主体74家,实现营收约6.2亿元。正如县长陈永高所言,长沙县咖啡产业正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星沙速度”与“星沙魅力”。

不久前,长沙县落地了《关于促进咖啡产业加快集聚的若干支持政策》,并设立首期2000万元培育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运营、产业培育工作。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表示,未来长沙县还将制定并出台一批产业及服务政策,为咖啡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锚定发展规划的总目标,持续推进产业“咖”位逐级攀升,努力打造咖啡产业新高地。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