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银行业研究 > 正文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七年向善恪守初心 务实求真再启新程

新华财经|2024年12月06日
阅读量:

2017年12月6日,浙商银行合肥分行正式落户安徽合肥,自成立之日一路走来,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双赢,在推动实体企业发展中谋突破,七年发展备受瞩目、七年成就令人鼓舞。分行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累计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3091.33亿元,累计服务客户11857户,已提前完成协议目标,以服务实体为中心的政企银合作共建新生态正不断加速形成。

6ce5cf9183304315b10fb937e3b3dd4b.png

图: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大楼

践行善本金融 持续推动金融回归初心

浙商银行率先提出并创新实践了“善本金融”理念,在金融顾问制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浙银善标、善本信托、问责向善和员工向善“六大支柱”体系下,合肥分行立足安徽实际,将“善”的价值取向切实转化为助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

以金融顾问制度为纽带,彰显善本金融价值导向。在总行的指导下,合肥分行通过金融顾问这个“1”,链接“N”种机构的力量,建立了安徽省首批近80人的金融顾问队伍,共同推动16项金融顾问服务(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落地,赴全省各地市开展各类政银企对接活动,有效触达实体企业超千家,有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善标体系建设为抓手,围绕社会价值导正生态。“浙银善标”作为金融抑恶扬善的有力抓手,提炼萃取正向和负面两大评价标准,将善的基因嵌入授信评审、客户管理全过程。合肥分行以“向善”为重要标准,完成600余户授信客户打标,为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发挥就业拉动、税收贡献积极作用但暂时面临流动性困难的“善”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授信支持、提高风险容忍、加强资源倾斜,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以善本信托工程为载体,放大金融助企向善功效。善本信托作为“先富带动后富”的实现路径,助力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和财富升维。合肥分行发挥“金融+慈善”合力,融合“浙银+区域”特色,连续落地多个慈善信托项目。其中,结合安徽红色基因成立全国首单大别山革命老区慈善信托项目,用于扶持六安革命老区扶贫、助老、助困等方面需求;联合文一地产、安师大基金会,携手国元信托成立全行首单高校类、首单联合教育基金会的慈善信托,为金融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发挥“浙银”优势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七年来,合肥分行主动融入当地发展大局,把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作为首要责任和价值取向,不断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79647dc4d87c4665a6327a5ccfbbdca4.png

图: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举办七周年行庆健步走活动

扎根区域市场,写好服务地方发展答卷。七年来,合肥分行积极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将更多金融资源倾斜至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先后落地中部六省首单“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科创票据”业务、省内首笔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数据链融资业务、全行首笔“两新”项目贷款等。截至2024年11月末,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90.13亿元,较年初增38.19%,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35.85亿元,较年初增长37.30%。

坚持创新驱动,点燃科技金融发展引擎。继2022年率先落地安徽省首笔“人才贷”以来,合肥分行持续发力,积极打造科创金融、人才银行服务品牌。结合科创企业发展模式,配套推出16大科技系列金融产品,不仅优化迭代传统优势产品“人才支持贷”“科创共担贷”等,还推出“科创积分贷”“科创激励贷”等特色产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安徽健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大,了解客户需求后,分行通过“科创银投贷”模式成功为其授信30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截至2024年11月末,分行服务科创企业数较年初新增108户,累计认定人才银行客户184户,服务人才覆盖国家级、省部级及地市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涵盖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省市重点扶持产业。

围绕服务小微,深耕票据支持实体场景。票据具有支付和融资双重功能,在服务实体经济,对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合肥分行以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为宗旨,积极推进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实现对产业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从源头促进应收账款票据化,同时以丰富的产品体系和高效的业务流程为抓手,高效服务企业。截至2024年11月末,分行贴现发生额112.93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295户,占贴现企业的95.16%。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该行也持续强化票据风险管理,确保票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绿色金融,赋能重点产业行业发展。合肥分行2021年成功落地安徽省市场首单绿色债权融资计划,此后更进一步拓展“绿色+”产品与服务体系,依托该行供应链金融特色服务,深度服务重点企业绿色融资。其中,阳光新能源“数字信用凭证+分销通+银租联动”绿色金融案例入选《长三角银行业务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并获评该行“最佳创新实践”。截至2024年11月末,分行绿色贷款余额33.14亿元,较年初增加4.19亿元、增幅14.47%。

涵养文化生态 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标识

今年以来,中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课题,合肥分行全面推进“正行向善”的文化养成,正与“五要五不”要求不谋而合。

筑牢以合规经营为底线的合规文化。合肥分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了员工合规提醒机制,积极构建问责向善文化,鼓励员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防止轻微违规行为升级,促进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合规习惯,为分行合规稳健经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推广以社会责任为担当的公益文化。从开业初期赴寿县涧沟镇涧沟村、太湖县弥陀镇安乐村等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到与潜山市槎水镇中心小学结对,以“一行一校”形式提供“造血式”帮扶,合肥分行一直心系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提升公益服务质效。

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银行”和“幸福生活倡导者践行者”两大文化标识。为展现“00后”银行的青春活力,合肥分行每年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书香浙银主题阅读、趣味运动会、“家风促行风”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年轻员工与浙商银行共同成长,助力员工价值绽放,让员工收获更多事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

展望未来,合肥分行将举旗“善本金融”、践行“务实求真”、彰显“浙银文化”,全面开启以客户为中心综合协同改革新征程,全面夯实当地主流客群基础,全面建立具有自驱动力的内部管理机制,全力以赴打造在政府监管形象、客户同业口碑、业务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好分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徐剑鸣 李晓康)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