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重点信息2025年第76期
◆国家方案发布,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方案确定的管控物质包括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含氢溴氟烃、溴氯甲烷、甲基溴、含氢氯氟烃(HCFCs)和氢氟碳化物共9类。其中,前8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第9类物质氢氟碳化物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但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温室气体。目前,我国已实现7类ODS受控用途生产和使用的全面淘汰,正在逐步削减淘汰含氢氯氟烃和氢氟碳化物。方案明确了履约目标,并从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进出口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任务,例如,在强化管控物质使用管理方面,家电行业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为制冷剂的电冰箱和冰柜产品。此外,生态环境部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了修订后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加强跨部门合作,防范和打击非法贸易,积极履行公约义务。
◆完善跨境服务政策工具箱,金融开放迈向更高水平。4月23日,围绕日前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金融管理部门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人士集体发声,释放进一步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助力企业“走出去”的强烈信号:立足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金融服务将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以《行动方案》出台为契机,人民银行将不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适配外向型经济的金融体系,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苏赟透露, 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持续推进跨境金融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为重点,配合总行总局研究制定绿色外债政策、提高科技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能力,探索试点特殊情形外债项下行政许可业务下放银行办理,鼓励和支持首创性、集成性探索政策在上海率先落地。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则表示:“以《行动方案》出台为契机,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更好地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
◆IMF警告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由于金融状况趋紧,以及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IMF评估认为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报告认为,金融体系存在三个脆弱性因素。第一,资本市场集中度持续攀升。例如,美国股市占全球股市的比重从20年前的30%升至近55%。尽管近期美股遭遇抛售,但部分资产估值仍处于高位。在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资产价格可能进一步调整,需保持高度警惕。第二,自2008年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储蓄资金投资,其与银行体系的关联也持续加深。若市场进一步抛售,可能导致部分金融机构承压,随之而来的去杠杆化进程或将加剧市场动荡。第三,主权债务水平继续上升,核心政府债券市场可能出现较高波动性,尤其是在高债务水平国家。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增加,正在恶化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对增长前景恶化和不确定性上升作出负面反应,金融环境可能进一步收紧。尽管银行业整体资本状况依然稳健,但金融市场或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新华每日重点信息》是中国经济信息社面向所有用户的信息产品。该产品由今日重点要闻、人事动态、政策动向、经济动态、产业聚焦、市场观察、数据发布、全球宏观八个部分组成。全年约250期,以互联网和文本等多种形式提供。
联系邮箱:xhcj@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