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银行业研究 > 正文

新华每日重点信息2025年第120期

新华财经|2025年06月30日
阅读量:

新华每日重点信息2025年第120期.pdf

◆国常会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情况的汇报,部署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动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抓紧升级改造、尽快实现达标。要压实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等责任,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6月27日就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日中美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发言人介绍,在中美两国元首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经贸会谈,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框架达成原则一致。伦敦会谈后,中美双方团队保持着密切沟通。近日,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发言人表示,期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国家网信办发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2025年8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是指网信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按照裁量涉及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对法律、法规、规章中的原则性规定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执法权限、裁量幅度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而形成的具体执法尺度和标准。规定提出,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划分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一般处罚、从重处罚等裁量阶次。根据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近日召开。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会议研究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提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证监会:严肃查处财务造假案件,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证监会6月27日宣布,近日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已退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董监高等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证监会信息显示,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双方乃至多方形成利益链、“生态圈”,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且严重污染市场生态,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证监会表示,将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进一步强化对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通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坚决破除造假利益链、“生态圈”。同时,对于主动整改、积极配合调查有立功表现的相关配合造假主体等,证监会也一贯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政策,将通过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等方式,予以从宽处理。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比1至4月份增加6034.1亿元。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影响,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从利润构成看,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至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1至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个百分点;从营业收入看,1至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1至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两位数,增速分别达11.9%、11.6%、10.6%。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20.7%。

 

《新华每日重点信息》是中国经济信息社面向所有用户的信息产品。该产品由今日重点要闻、人事动态、政策动向、经济动态、产业聚焦、市场观察、数据发布、全球宏观八个部分组成。全年约250期,以互联网和文本等多种形式提供。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