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鱼”事:“贷”活一条鱼,“链”就百亿业,“富”了一方人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2025年中央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名单,其中福建大黄鱼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在闽东蔚蓝的海岸线上,宁德书写着中国大黄鱼产业的传奇。2024年,这里的全产业链产值已昂首突破200亿元大关,产量占据全国八成江山,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从鱼苗繁育、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全球销售的“三链协同”高质量发展格局。
图: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大黄鱼养殖海域
每一条跃动的金色大黄鱼,不仅是海洋的馈赠,更是万千渔民安身立命的“致富鱼”,是乡村振兴战略在闽东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农行宁德蕉城支行深刻认识到服务好这条“黄金产业链”的重要性,主动作为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产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精心打造了一套覆盖养殖、加工、销售的全周期、全链条金融产品体系,致力于破除各环节的融资壁垒,为这条百亿级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一笔贷款,激活一家企业转型路
“这笔贷款不仅是‘及时雨’,更是‘催化剂’,让我们有底气向‘加工高端化、销售全国化’的目标加速迈进!”宁德市春添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瑞康感慨。
春添水产,一家在宁德大黄鱼加工领域深耕十余年的老牌企业,近年来却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但企业想要更新自动化加工设备、引进现代冷链物流技术,却被资金缺口拦住了去路。
农行蕉城支行的客户经理在交流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企业的困境,当即推荐了“微捷贷”。这款产品凭借其额度高、期限活、利率惠的特点,与水产加工企业资金需求大、周转快的特性高度契合。在农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笔100万元的信用贷款很快便注入了春添水产的账户。
图:农行宁德蕉城支行客户经理走访大黄鱼养殖户
资金的到位,迅速解锁了企业的发展潜力。春添水产果断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分拣系统,整体加工效率飙升40%;同时,企业全面升级冷链物流体系,构建起覆盖“捕捞-加工-运输”的全程冷链,确保每一条大黄鱼都能以最新鲜的姿态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如今的春添水产车间内,现代化设备高效运转,一派繁忙景象。加工后的大黄鱼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全国连锁商超和高效的冷链网络,快速送达全国30多个省市。企业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5%,净利润突破180万元,一举成为区域内水产供应链整合的示范标杆。
一套体系,串起整条产业致富链
春添水产的华丽蜕变,是农行蕉城支行“贷动一家企,激活整条链”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他们着眼于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繁荣,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上游,筑牢产业根基。 针对鱼苗繁育、饲料生产等基础环节,农行推出“惠农e贷·兴渔贷”“惠农e贷·设施贷”等专项信贷产品,确保了优质鱼苗的稳定供应和饲料的充足生产,从源头上为大黄鱼产业夯实了基础。
图:农行宁德蕉城支行客户经理走访大黄鱼加工企业
在中游,提升产业价值。 对于承担着产业升级重任的精深加工企业,农行积极推广“微捷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引进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大黄鱼从初级水产品向高附加值工业品转变。
在下游,拓宽市场蓝海。 面向市场前沿的经销商、电商平台,农行提供金融综合服务,支持他们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让宁德大黄鱼“游”得更远、更广。
此外,农行蕉城支行还前瞻性地推动“大黄鱼+”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大黄鱼主题休闲渔业、渔文化体验馆、渔家乐等文旅项目的信贷支持,助力打造“大黄鱼文化节”等特色文旅品牌。同时,大力推广智慧支付、线上销售等数字化工具,为产业插上“数字翅膀”,全面提升发展活力。
截至5月末,农行宁德蕉城支行已累计支持大黄鱼产业链相关客户超2500户,投放信贷资金逾5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着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让这条“黄金鱼”在乡村振兴的航道上奋力游弋,引领着闽东渔民谱写新时代“耕海牧渔、逐梦深蓝”的崭新篇章。(郭晓丹、吴杰)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