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信息》2025年第34期(8月25日-8月31日)
《金融政策信息》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制作。
一、国内大政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8月28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二是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三是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四是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五是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六是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七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8月25日消息,中办、国办日前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为提升碳市场活力,意见提出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和加强市场交易监管等措施。将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并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交易。同时,加强市场交易监管,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操纵市场等行为。(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
8月28日消息,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方案强调,要聚焦“四个面向”,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协同联动、试点先行,建立健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8月26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一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二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三是“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四是“人工智能+”民生福祉,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五是“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六是“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围绕六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将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出台只是谋篇布局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综合利用政策、资金、机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体系化加快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好配套政策,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统领下,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出台配套文件,不断强化“全国一盘棋”的政策合力。其中之一是,围绕意见提出的六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来源:新华财经)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8月27日消息,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围绕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优化电信资源供给、加强卫星通信监管、提升协同推进合力等六方面提出19条思路举措。(来源:工信部网站)
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第四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向机构投资者招标发行2025年第四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倍数3.35倍。其中,2年期30亿元,发行利率1.51%;3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54%;5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69%;15年期15亿元,发行利率2.09%。(来源:财政部网站)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打击非法捕捞活动、加强涉渔外国籍船舶港口国检查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8月28日,日前,农业农村部、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打击非法捕捞活动、加强涉渔外国籍船舶港口国检查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加强涉渔外国籍船舶港口国检查和管理工作。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零容忍”打击非法捕捞,主动履行港口国义务,积极参与全球渔业治理,强化渔业执法国际合作。要坚持以依法治渔、依港管渔、防惩并举、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协定》实施工作。(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民政部等七部门: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家庭
8月26日消息,民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并持续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活动主题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活动启动仪式于26日下午在京举行。通知指出,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成立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合作、设立慈善信托、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力所能及参与慈善事业;要将慈善文化纳入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慈善法列入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等,助力文明乡风建设。(来源:中国政府网)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8月31日消息,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制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近日公布,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优化调整、质量建设等作出具体规定,在依法实行严格保护同时,将建立“优进劣出”管理机制作为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明确了允许优化调整的情形、程序和规则,以兼顾耕地保护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来源:中国政府网)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部署推进会
8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部署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的重大意义,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防范非理性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会议要求,强化执法办案,以重大典型案件查办彰显整治成效;注重打建结合,多措并举引导企业优质优价竞争;加强规则引领,着力构建防范非理性竞争的长效治理机制;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二、中国金融政策
央行本周实现资金净回笼4039亿元
本周,央行共开展22731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40%)、6000亿元12个月中期借贷便利,由于本周有20770亿元7天期逆回购、3000亿元12个月中期借贷便利、5000亿元182天期买断式逆回购、4000亿元91天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本周实现资金净回笼4039亿元。(来源:《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根据央行网站整理)
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8月25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来源:央行网站)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部分规范性文件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通知》
8月27日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发布了《关于部分规范性文件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通知》。通知共废止44件规范性文件,宣布7件规范性文件失效。通知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监管制度的时效性,推动金融监管政策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协调。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监管制度体系的协调统一,按程序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来源:金融监管总局网站)
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
8月29日消息,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任务举措,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部分高校和行业机构专家学者、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吴清强调,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专家学者、学会会员作为资本市场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希望大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好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平台,加强资本市场重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问题研究。(来源:证监会网站)
外汇局公布2025年7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8月29日,外汇局公布2025年7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8.2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9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4.0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4.2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39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4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3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8.8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3万亿美元)。2025年1—7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9.1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4.96万亿美元)。(来源:外汇局网站)
获八省市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正式委托 企业并购有了“北京通道”
8月28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委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八省、市、自治区,开展部分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反垄断审查工作。依托前期试点的经验积累,北京目前已组建专业审查团队,企业无需担忧政策变动和人员调整,可长期依托北京开展合规申报。北京将持续聚焦央企总部、跨国企业中国区总部及科创企业特点,动态优化申报服务流程,形成长效精准服务机制;建立“一对一”专业化申报指引的常态化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沟通效率;拓展合规服务的覆盖范围,助力不同规模、行业主体长期提升反垄断合规能力。(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上海市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指引征求意见 非金融企业借用的外债原则上应调回境内
8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向社会公开征求《上海市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指引(试行)》意见并发布相关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绿色外债,是指境内机构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征求意见稿指出,非金融企业借用的外债原则上应调回境内,专项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严禁绿色外债融入资金直接或间接挪作他用。(来源:新华财经)
天津市公募基金产品首次落地柜台渠道债券交易
8月26日消息,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的积极指导和推动下,8月15日,天弘基金(管理人)通过浦发银行天津分行“E同行”平台成功投资政策性金融债5000万元。该笔业务为天津市首笔公募基金产品参与的银行间市场柜台渠道交易,标志着继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之后,天津市柜台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又一次实现扩容。(来源:央行天津市分行网站)
重庆资金流信息平台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
8月28日消息,自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资金流信息平台纳入《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作为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着力点,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7月末,重庆全市银行机构累计查询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4.89万笔,依托平台数据赋能,为5292家企业授信419.07亿元,为3731家企业发放贷款183.43亿元。(来源:央行重庆市分行网站)
广东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超2100万 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8月25日消息,近日,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养老金融专题会议暨金融与养老产业对接活动”在广州开幕。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学界和养老产业界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养老金融发展、银发经济未来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对接。据会上消息,广东全省69家金融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向社会提供350多款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广东将加快出台省级层面养老金融的指导性文件、加快建立养老领域“白名单”融资机制。这意味着广东正加快从政策探索走向制度落地,为养老金融和银发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来源:南方日报)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正式启动
8月25日,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于正式启动。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25年7月宣布有关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以支持抵押品债券再使用和外币结算。市场对优化措施反应积极正面。首个交易日交易有序,录得来自至少25家金融机构(包括所有做市商、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等)的超过60笔交易,涉及金额超过等值30亿元人民币。结算币种包括人民币、港元、美元和欧元。香港金管局将继续与内地相关部门和业界推广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并创造更多政策空间,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来源:香港金管局)
三、海外金融政策
美联储高官再放降息信号,威廉姆斯称9月会议将“实时”决策
8月28日消息,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日前表示,即将召开的美联储政策会议将是一次“充满变数的会议”,暗示可能调整利率政策,但未明确具体倾向。他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美联储始终以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为目标,当前“风险平衡已发生转变”。这一表态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日前的讲话形成呼应。鲍威尔当时指出,美国就业市场下行风险显著上升,并称“风险平衡的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立场”,此番言论直接推升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市场普遍预期,若8月非农就业数据延续7月疲软态势,美联储或将在9月议息会议上启动降息周期。(来源:智通财经)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下降,受就业和收入担忧影响
8月26日消息,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就业和收入问题引发更多担忧。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前月向上修正后的水平回落至97.4。彭博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市场预期中值为96.5。8月份衡量未来六个月预期的指数下降,而当前状况指数则降至4月以来最低水平。(来源:华尔街见闻)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有观点支持7月降息
8月28日,欧洲央行公布7月会议纪要:有观点支持7月降息。保持利率不变被视为稳健的做法。政策信号应对后续行动不保持“明确导向性”。利率讨论已转向潜在的边际调整。多数成员认为通胀风险大致平衡。近期外汇走势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逆转。(来源:华尔街见闻)
欧盟委员会提出立法提案 拟取消部分美国商品关税
8月2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两项立法提案,为落实欧盟与美国关于关税的联合声明迈出关键一步。据称,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美国自8月1日起对欧盟汽车行业实施的关税减让,并进一步推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关系的稳定与可预见性。根据提案,欧盟将取消部分美国工业品关税,给予部分海产品和非敏感农产品优惠市场准入,并延长龙虾免关税待遇。与此同时,美国承诺将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降至15%,并自9月1日起对软木、飞机及零部件、仿制药及化学前体等若干产品实施零关税或近零关税。(来源:华尔街见闻)
英国央行曼恩呼吁维持利率不变 强调通胀粘性风险
8月26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曼恩表示,借贷成本需在当前水平维持更长时间,以防止高通胀持续滞留。曼恩称,“当前维持基准利率稳定是更合适的策略”,因其核心预测显示价格压力将持续更久。她指出,根据英国央行8月预测中市场预期的2026年下半年两次降息路径,现行政策“紧缩程度不足以”控制通胀。“当前保持利率稳定更具持续性,才能维持遏制通胀持续所需的紧缩(但非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立场,”她表示,“但若国内需求下行风险开始显现,我已准备好采取强力政策措施,以更大幅度更快速度降息。”(来源:新浪财经)
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升至约17年高位
8月27日消息,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27日一度升至1.625%,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位。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23日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他预计紧俏的劳动力市场将继续对工资产生上行压力。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加息,导致日本国债被出售及其收益率走高。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也受到近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人事变动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宣称解除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的职务,消息传出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走高。受其影响,日本国债也遭抛售,导致收益率上升。报道称,日本拟于近期进行10年期国债新一轮拍卖,若市场需求疲软,或进一步推高收益率。日本央行7月31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继续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左右不变。(来源: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新机制
8月26日,联合国大会就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通过一项决议,决定设立“人工智能独立国际科学小组”和“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对话”机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弥合数字鸿沟。根据联大当天通过的《人工智能独立国际科学小组和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对话的职权范围和设立及运作方式》决议,联合国将设立一个由40名专家组成的小组,以评估人工智能的风险、机遇和影响。此外,联合国将开展全球对话,开展政策讨论并达成共识,以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弥合数字鸿沟。(来源:新华社)
巴西央行行长:通胀预期向目标靠拢的速度仍缓,需维持限制性政策
8月28日消息,巴西央行行长加利波罗日前强调,鉴于巴西通胀预期向官方目标靠拢的速度缓慢,有必要将利率维持在限制性水平。加利波罗在汽车经销商集团Fenabrave于圣保罗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表示,政策制定者一直暗示,指标Selic利率(目前为15%)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此前巴西央行对经济学家的每周调查显示,对2027年巴西通胀的预期在持续6个月后首次出现下降。在全球美元趋软的背景下,巴西雷亚尔走强,使得2025年和2026年的通胀预期近几周来已经有所下降。即便如此,市场预测仍远高于3%的官方目标,2025年为4.86%,2026年为4.33%,2027年为3.97%。(来源:汇通财经)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2.5%不变
8月28日消息,韩国央行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2.5%不变。韩国银行2025年5月底决定将基准利率从2.75%下调25个基点至2.5%,这是韩国银行2025年第二次将基准利率冻结在2.5%的水平。韩国央行2024年10月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在2024年11月再度降息。此后,2025年上半年由于建设、消费等内需不振和美国关税影响等,韩国央行预计2025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8%,因此货币政策的焦点放在了刺激经济上,先后两次下调了基准利率。(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
《金融政策信息》周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写,以授权使用为主。
本周报版权属于《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本课题组对该声明享有最终解释权。如需引用发布,请致邮cfpr@pbcsf.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