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生态绘就福建连城文旅新画卷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依托红色、绿色、古色、特色资源优势,形成“两核一区一带一走廊”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深化“旅游+文化”“文旅+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业态,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依托红色、绿色、古色、特色资源优势,以冠豸山、培田古村落为核心发展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推进“红古绿特”研学体验走廊建设,形成“两核一区一带一走廊”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深化“旅游+文化”“文旅+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业态培育,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色资源赋能文旅发展提质增效
打卡红色地标、探访红色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今年以来,随着连城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新泉整训旧址、松毛岭战地遗址、张南生将军生平事迹展陈和项南同志生平事迹展陈等一系列红色旧址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图为新泉整训纪念馆
红色是连城的底色。这里是红色圣地,著名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之一,红四军还在此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连城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达115处149个点,列入国家级、省级革命文物名录103处128个点。
近年来,连城切实发挥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优势,全域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发掘、运用,切实提高连城红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擦亮文旅产业发展的底色。
以文塑旅,乡村文旅注入新动能
连城是客家祖地,承载着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这里有中国传统村落1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烧炮等8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堡雕版印刷是中国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培田古村落则以其800多年的沧桑和“九厅十八井”建筑结构,被誉为“耕读传家、民间故宫”。
连城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旨在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传统村落重现古韵新貌。
图为连城古村落
培田古村落坚持做好古建筑“活化”文章,通过“整体保护+旅游激活”的方式,大力发展“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文旅产业,从2013年至2023年,接待游客从4.05万人次增长至57.8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06万元增长到1986.4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7万元增长至3万元,实现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
谱写生态文旅新篇章
连城是生态福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1.7%。当前,连城立足生态优势,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以冠豸山、培田“一山一田”为核心,连城将沿线景点串点成线,融入自然风光、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单一观光旅游向多元旅游转型。
图为冠豸山景区
在发展文旅的过程中,连城县坚持多措并举,推进文旅事业提质升级。加强文体旅游品牌创建,提升连城“丹霞温泉游”品牌效益,持续打造环冠豸山马拉松赛、环冠豸山自行车赛、海峡两岸棒垒球赛等大型“体旅”融合赛事。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认定一批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持续做好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工作,完成第十二批县保33个点的保护范围划定;制作“连城县文物导览图”App小程序,通过VR技术,整合文物资源,做到建筑可阅读。提升文旅宣传营销水平,持续唱响“冠豸山水 价值连城”品牌,做好丹霞温泉游营销推广工作,抓好线上、线下宣传营销等。
2024年1—9月,连城县游客接待人数1025万人次,同比增加9.9%;旅游总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加22%。下一步,连城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着力点,进一步深挖连城红、绿、古、特资源,持续丰富文旅业态,提供更多优质文体旅游产品,为连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文旅力量。未来,随着连城文旅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这片土地将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张珂萌)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