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政府管理 > 正文

个人生命周期“一件事”高效落地的湖南模式

新华财经|2025年01月10日
阅读量:

在过去的一年中,湖南省聚焦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事项,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让各个“人生主题”的“一件事”得以高效落地,也让群众的获得感直接“拉满”。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些围绕广大人民群众一生的“人生大小事”,从以往的“多头跑”到“进一门”“一网办”“一线答”,需要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实现。在过去的一年中,湖南省聚焦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事项,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让各个“人生主题”的“一件事”得以高效落地,也让群众的获得感直接“拉满”。

机制顺 “一件事”落地快

顺畅的工作机制是保障各类事项集成化办理的基石。为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湖南把“高效办成一件事”列入2024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范围,省委全会明确常态化推进。省级层面构建“业务专班+技术小分队”的支撑体系,采取“一事一方案一专班一清单”方式高效推进重点事项上线运行。通过省级统筹推进机制、“正向+反向”工作督促机制、“业务侧+技术侧”同频共振机制,有效促进系统打通、数据共享、证照调用等攻坚工作。

以教育入学“一件事”为例,湖南省数据局、教育厅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在人、财、物上充分保障相关工作开展。湖南省教育厅联合省公安厅等6个省直厅局和14个市州教育部门成立教育入学“一件事”攻坚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厅局协同、上下联动。组建工作专班,各单位业务部门、信息支撑部门、系统建设承担商共同参与,协同开展工作。同时,利用相关单位现有的网络系统,集成省级“在线报名平台”,建成高效办成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打破相关单位数据共享壁垒,平均每条数据核验完成时间为5—7秒,有效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流程优 “一件事”高效办

在“业务专班+技术小分队”的支撑体系下,湖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深入调研,梳理出涵盖多个关键阶段的“一件事”服务清单。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例,过去,家长们要分别去医院办理出生证明、到户籍部门上户口、再到医保部门办理新生儿医保参保登记等,手续繁琐且流程漫长。如今通过信息共享、部门协同、流程优化、并联审批等一系列举措,家长们只需登录“湘易办”App提交相关材料,就能实现出生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多项业务一次性办理。

除此之外,想在线下办理新生儿出生相关业务的家长,也可直接通过医院特定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并完成办理,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在长沙市的多家医院,已经有众多新生儿家庭享受到了这一便利。市民李女士在孩子出生后,原本还在为后续一系列手续发愁,当得知医院有这样的“一件事”办理窗口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材料。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她就收到了孩子的出生证明、户口顺利办好,医保参保也办理妥当的通知。“真的太省心了,原本以为要跑断腿,现在轻松解决。给这个贴心服务点赞!”李女士感慨道。

数据通 “一件事”智能办

多个单事项的集成化、主题式办理,离不开相关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据了解,湖南高位推动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打破长期以来横亘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搭建起覆盖全省、高效安全的政务数据共享交互平台。

以退休“一件事”为例,过去退休人员要分别前往人社部门申请养老保险待遇,到医保部门办理医保退休待遇核定,再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公积金提取,每个环节都要提交大量纸质材料;由于部门之间数据不互通,审核进度也难以实时掌握。现在,临近退休的职工只需登录平台,按照指引上传身份证、社保卡等基本资料,人社部门会联合相关部门对养老保险待遇申领、医保退休待遇核定、公积金提取等业务进行联办,职工在家就能随时了解办理情况,实现政务服务由“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下一步,湖南将继续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湖南模式在更多场景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提升全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全国政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湖南智慧和力量。(宁婧)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