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马亮:提升人工智能领导力
4月10日,2025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分享了对于政府人工智能领导力的启示与展望。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政府如何适应智能化转型、提升数字领导力成为关键议题。
4月10日,以“深化协同 科技赋能 智领发展”为主题的2025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分享了对于政府人工智能领导力的启示与展望。
问:当前人工智能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哪些特点?
答:从应用现状来看,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公文写作、数据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快速推进。我在与数字政府建设相关的从业者进行交流时发现,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热情很高,但真正做好准备的仍然不足。这种“应用快于准备”的现象值得警惕。
具体应用中,AI工具的使用门槛正在逐步降低,例如在公文写作、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但要让整个系统能够规范、高效地运用这些技术,我们仍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方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型问题。
问: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政府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答:首要挑战是安全问题。政府在部署大模型等技术时,必须慎重地考虑:哪些数据会被记录?输出应遵循何规则?如何确保全流程安全?需要明确的是,政府应用人工智能,最终责任主体必须是政府本身,不能将责任推给技术。
其次是隐私保护难题。在政民互动过程中,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很多用户在交互过程中会提供大量个人信息,如何保护这些数据是项严峻的挑战。
再者是人才瓶颈。过去我们都是以经验治理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智能算法出现后,我们将面临工作中心、工作任务、工作模式、工作要求的各方面改变,能否适应这样的转变,要求我们既要提升现有公务人员的数字素养,又要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加入公共部门。在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年会上,我注意到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类似的困境,特别是复合型领导人才的培养尤为迫切。
问:数字时代对政府领导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数字领导力建设需要从三个维度突破。首先是思维转型。领导干部遇到问题时,能否首先想到运用数字技术来解决?这种思维习惯的培养很关键。
其次是能力再造。领导者要能够准确判断技术价值,找到合适工具,并确保应用效果。现在很多地方设立了首席数据官,但调研发现普遍存在兼职过多、权责不匹配、精力不足等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国家网信办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公务人员群体数字素养整体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在政府内部,职位越高数字素养反而越低。这就形成了决策层的“数字鸿沟”——最需要推动转型的人,反而对技术了解最少。只有当领导比下属更懂技术、更重视转型时,智能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地。
问:对未来政府智能化转型有何建议?
答: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在编制规划时,建议制定专门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
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应该率先行动,与政府、企业合作培养未来的首席人工智能官等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还要了解政府运作规律。
最后要构建协同生态。建立政企沟通机制,让各方能用“同一种语言”对话。数字政府建设要能带动数字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于子童)
编辑:苏航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