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政府管理 > 正文

五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 宜宾“十四五”交出高分答卷

新华财经|2025年10月31日
阅读量:

过去五年,宜宾交出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内跨越两个千亿台阶,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良好开局。

10月30日,四川省宜宾市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新闻发布会,系统发布“十四五”期间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成就。过去五年,宜宾交出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内跨越两个千亿台阶,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良好开局。

一组数据,展现了宜宾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

宜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86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05.8亿元,稳居全省第三,全国GDP百强城市排名升至87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6714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24.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

一系列反映经济活力的关联指标显著提升: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6.1%,工业用电量增长117.7%,贷款余额增长111.5%,企业开票收入增长90.8%、超1万亿元,正常纳税主体增长67.8%。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宜宾全部工业增加值将提高70%以上、工业增值税提高170%以上、工业化率提升至40%以上、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37%以上。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市、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省首批制造强市试点城市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白酒、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集聚成势,两大产业集群迈入千亿级;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将向百亿级迈进。当前正探索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氢能(醇基燃料)、具身智能等新赛道,抢占“新风口”。

服务业加速提质增效。宜宾万象天地、冠英古街、长江音悦街等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宜宾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获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地区,宜宾市商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696.3亿元,是“十三五”末的1.5倍。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宜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6.2万亩,酿酒专用粮、茶园、蚕桑、油樟面积均居全省第一,成功打造宜宾早虾、长宁竹荪、筠连红茶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2024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683.3亿元,是“十三五”末的1.2倍。

“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净增加18.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7.1万人,在宜高校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近9000套。

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49.5%、达55.2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37家、达487家,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增长超千亿元、达1744.1亿元。财政教育支出稳定在百亿元以上,高校增至14所,在校大学生达10万人。出台产业人才新政,新招引硕博士人才超8000人。

同时,宜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兜底保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县域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县(区)由2020年的2个增加至2024年的9个。创新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人、地、钱、房、产”五大核心问题,以和美乡村生活聚居点建设为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探索出一条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打造3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成首批和美乡村生活聚居点14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6939元、较“十三五”末提升80.4%。

“十四五”期间,宜宾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2024年,PM2.5浓度累计下降12.3%,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上升16位;宜宾高新区建成全省首例绿电组网,可实现年发绿电10亿度;全市绿色低碳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4.8%,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4.2%,实现了产业“含金量”与生态“含绿量”同步提升。

铁路运营总里程达564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275公里,成贵高铁、成宜高铁、渝昆高铁宜宾至重庆段相继通车,实现宜宾到成都、至重庆1小时,到贵阳1.5小时的交通圈。新建成高速公路236公里,通车里程从“十三五”末的357公里跃升至593公里,新增出川大通道2条,实现“县县通高速”。水运实现新突破,长江宜宾段航道昼夜通航,全省首艘万吨级货船在向家坝库区投运,宜宾港进港铁路全面建成,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五粮液机场通航城市37个、通航航线42条,年旅客吞吐量超200万人次。

宜宾构建起“智轨+公交+社区巴士”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电动化率均在80%以上,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位居全省前列,群众出行更加绿色便捷。乡村客运实现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覆盖通客车。

“十四五”以来,宜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通过优化调整乡镇赋权事项,助力基层松绑减负。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国企利润总额居全省第一,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404.7亿元、占GDP比重60%。目前,宜宾已全面融入成渝“1小时经济圈”,水运口岸升级为长期临时开放,开放能级进一步提升。(张新)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