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观察 > 正文

重庆两江新区着力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区  

新华财经|2021年11月30日
阅读量:

重庆两江新区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着力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区,培育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加强资源要素聚集,推动金融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新华财经重庆11月30日电(记者王松涛 韩韬 张斯文)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近年来,重庆两江新区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着力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区,培育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加强资源要素聚集,推动金融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优化“两翼”布局,金融科技“凤凰落栖”

为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区,重庆两江新区注重发挥整合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两方面优势,采取点上突破、协同发展的战略,加速新区金融科技产业的集聚态势。  

据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新区正在优化“两翼”布局。“两翼”是指照母山金融科技产业园和江北嘴金融科技港两大载体。照母山金融科技产业园依托互联网产业园一期1号楼和二期9号楼,引进了度小满信息技术、盛宝金科等知名金融科技企业。江北嘴金融科技港由重庆江北嘴投资集团2019年7月在两江新区发起成立,借助产业联盟、众创空间、国际路演中心等主载体,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服务“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的金融科技示范基地。按照规划,到2022年,江北嘴金融科技港将培育引进10家以上金融科技行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金融科技企业,成为西部一流、具有全国影响力、“一带一路”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园。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2021年6月,度小满优扬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两江新区。度小满CEO朱光认为,两江新区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沃土和发展空间。度小满公司将聚焦金融科技和金融信息服务,着力构建以人工智能、智能风控为核心的特色互联网科技集群,这对于新区完善金融产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度小满金融落户两江新区后,在运用金融科技技术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实践。一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小微企业信用,为小微企业精准“输血”;二是输出金融科技能力,助力金融机构降本增效;三是打造领先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大幅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度小满在重庆累计投资达129亿元。

另一家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丹麦盛宝银行合资成立的盛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4月也落户两江新区。目前,这家公司已全面开启在华业务,将把盛宝银行领先的金融和监管科技及经验引进到中国市场,与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交易服务、监管科技、风控定价、做市系统以及跨境交易服务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全方位运用金融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吉利丰富的产业场景和本地化经验,进一步开发适用中国客户需求和中国监管要求的系统方案,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更先进、可信任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落户两江新区的马上消费金融科技公司是重庆首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成立6年来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公司累计注册用户超1亿,累计贡献纳税近30亿元,提交专利申请330余件,实现了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数字化零售信贷系统、语音外呼机器人、智能交互平台等核心AI应用场景构建了自主研发技术优势。以智能客服为例,基于智能决策、AI交互、人机协作等核心技术,马上消费的日均处理咨询量已高过5万件,问题识别准确率93%。创办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实验室也已增至10个,还在伪造人脸攻击和防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测试精确率达99.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上述有影响的金融科技公司落户两江新区,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中国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以及荣邦科技、中科软科技、金网络科技、辰安科技、量化云科技、华夏银行中新互联互通运营中心、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等10余家企业和机构也入驻联合办公空间,一个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正在两江新区形成。

落实创新监管试点,探索监管科技应用

两江新区还积极推动企业参与申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在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投融资管理等领域实施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或者商业模式等试点项目,让金融科技有效应用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场景,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度小满科技有限公司的“磐石”智能风控产品是其中的佼佼者。“磐石”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搭建一站式金融科技能力开放平台,为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反欺诈、信用评估、贷中监控、存客经营等系列产品能力及金融一体化解决方案,可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多维交叉验证和判断,提升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主的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现在,“磐石”已大量应用于度小满合作银行的贷前、贷中、贷后等信贷服务环节,为市场和金融消费者提供了较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两江新区还探索监管科技应用,着力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系统平台”项目建设,集成工商信息、舆情信息、司法信息、税务信息等各类数据库资源,通过机器学习等大数据技术,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对持牌金融机构的持续监控以及风险提前预警。辖内的富民银行参与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函证平台已入选重庆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合作开发的“基于知识图谱和流式计算的风险交易预警服务”入选第二批试点应用,这些技术成为了两江新区标志性的金融科技成果。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缓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

两江新区辖内的金融科技企业还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重点项目,为农户提供纯信用全流程线上贷款服务,提高列入涉农人口贷款服务可得性和便捷性。辖内企业蚂蚁金服县域普惠金融项目实施仅一年多,已授信覆盖90.6万人,累计放贷69.9亿元。

度小满2019年在重庆率先推出公益免息贷款项目“小满助力计划”,基于大数据风控技术,在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平衡好风险,实现公益助农的可持续发展。在探索乡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方面,度小满依托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手段,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村用户在缺少启动和周转资金时,能更加便捷、高效地享受到专业的金融服务。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两江新区的金融科技企业也发挥出积极作用。重庆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高地,汇聚大量优质的核心企业,为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果能加大供应链金融科技业务,让金融科技更多应用到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场景,就能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两江新区管委会联合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整合金融政策信息、金融机构及其金融产品信息,利用数据化技术打造全流程、纯线上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实现全链条的授信融资,形成具备供应链基础的线上普惠金融平台“渝普金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此外,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近年来探索实施的一批具有带动功能、示范效应的金融开放政策,也为两江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除了推出普洛斯融资租赁、普洛斯小额贷款、普洛斯保理、富登小贷、中新嘉量金融科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其还引导国际金融资源在两江新区聚集,支持辖内地方金融机构与新加坡及东盟金融机构合作发起设立外资证券公司、医疗保险公司、外资银行等各类型金融机构,累计签约金额107.5亿美元。探索中的中新理财通,则将助力跨境投资便利化;中新在绿色债券、绿色跨境资产转让、碳资产认证及交易等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也推动了中新在数字货币方面的合作。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