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宁夏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建设运营宁夏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有力推进了全区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一体办、集成办、智慧办,为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新华财经银川4月25日电(记者苏醒)近年来,宁夏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通过建设运营包括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和“我的宁夏”政务App在内的宁夏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搭建起宁夏数字政府建设“四梁八柱”,有力推进了全区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一体办、集成办、智慧办,为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网通办”让群众告别“多头跑路”
宁夏银川市市民大厅内,一个玻璃展示柜格外吸睛,69枚印章整齐地躺在里面,被封条“锁住”,封条日期为2015年1月12日。自那时起,“一枚印章管审批”的“银川模式”结束了“行政审批多头跑路”的历史,群众昔日办事“东市买马、西市配鞍、南市打掌、北市购鞭”的奔忙一去不复返。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井胜说:“如今我们已将全市69家单位511类987个事项集中到市民大厅,实现了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截至2020年底,宁夏已建成以统一办事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事项管理、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好差评”、统一电子印章、统一投诉建议、统一数据共享、统一公共支付、统一搜索服务共“十个统一”为基础架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宁夏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即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目前,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已与全区40多个行政审批业务系统、1040个县级以上审批服务机构全链接,基本实现了“一次认证、全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只需登录“一张网”,即可办理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宁夏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毕强介绍,宁夏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是集前端网厅系统和后端办事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平台打通全区各厅局间数据壁垒,统一线上线下受理渠道,充分利用共享数据进行信息核验,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服务目标,大大提升了用户政务服务体验感。
依托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宁夏全面提升乡村两级代办服务能力,全区23个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站和243个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全覆盖,98.6%的行政村(社区)设立了民生服务代办点,全区实现120多个事项可在乡镇(街道)办理,48个事项可不出村(社区)办理,5个事项可“零材料”办理。同时,宁夏还探索建立了“政务服务+银行网点”自助联办模式,梳理确定40多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金融机构布设了400多个自助终端机,便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让办事变得像“网购”一样方便
2021年10月下旬,宁夏银川市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依托“我的宁夏”政务App开发上线的健康融合码、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通信行程查询等功能,银川实现了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由分钟级的人工登记变为秒钟级的信息化扫码登记,为银川等地1700万多人次集中核酸检测提供了支撑。
“我的宁夏”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开发建设的政务App,从立项到正式上线运行仅用100天时间,相较于同类App,研发上线时间更短、首批可办事项更多、创新技术运用更密集。App办事服务内容涵盖了社会保障、营商办企、医疗健康、就业创业、公安服务等多个领域,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毕强介绍,“我的宁夏”政务App自2019年上线以来,其关注度、活跃度、体验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和服务应用深受群众称赞,浏览量、使用量迅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我的宁夏”政务App注册人数达665万人,占宁夏全区常住人口的92.3%。“我的宁夏”已成为宁夏移动政务服务的“总门户”、支撑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主要平台之一。
此外,为加快拓展政务移动端功能应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我的宁夏”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一些事项按照主题方式进行组合。目前,已建设了涵盖疫情防控、社会保障、营商服务、医疗健康、就业服务、公安服务等主题在内的30个主题服务专区,并建设了“城市服务专区”,既有效解决了各市县重复建设的问题,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全面、更贴心的“掌上服务”。如通过建设“就医一件事”主题服务专区,实现了“一站式”线上诊疗和“自费+医保”结算服务,有效解决了挂号难、缴费程序多、查询手续繁、医保支付多次跑腿等问题,大幅提升了医疗便捷度。
毕强说,政务服务网是群众办事和审批的平台,而“我的宁夏”政务App的主要功能则是为老百姓提供便民服务,它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要通过不断地运营,用热门服务吸引老百姓,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宁夏依托“我的宁夏”政务App上线的“宁夏防疫健康码”系统,使宁夏成为全国最早推广使用健康码的5个省区之一,并根据国际国内疫情防控情况先后进行了多次健康码生成规则调整,使“宁夏防疫健康码”与“国家防疫健康码”始终保持数据一致,规则一致,实现了“线上+线下”“人防+技防”并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赋能,成为“数字抗疫”的重要利器。
政务服务平台内容和内涵仍待拓展
受访者表示,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和“我的宁夏”政务移动端前期建设和运营已取得显著成效,审批事项、注册用户、事项办理等指标已达较高水平,但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运营责任主体不明确。“我的宁夏”政务App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目前未进行正式运营授权,运营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边界不清晰。运营工作中,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对外签订合作协议,导致一些服务事项引入比较缓慢,各项运营活动开展受限,较难开展市场化运营。责任主体不明确已成为阻碍“我的宁夏”政务移动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用户活跃度有待提升。“我的宁夏”政务App当前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达较高水平,月活用户已稳定在150万—200万人之间,但目前用户活跃度受健康码相关服务带动显著,剔除健康码因素用户活跃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用户体验仍需改善。目前平台已有1400余项可办事项,但仍需补充更多高频爆款服务,且服务事项易用度、人机交互水平和适老性仍需提高。“我的宁夏”政务移动端亟需推进专业化运营,持续拓展高频服务事项,针对重点场景精细化运营,打造爆款服务事项,通过爆款形成良好口碑和传播效应,通过产品运营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感”和“获得感”,提升用户活跃度。
四是品牌影响力仍需加强。平台注册用户覆盖度虽已达较高水平,但平台品牌力和社会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和专业化运营,扩展移动政务服务的边界,满足更多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将“我的宁夏”打造成口口相传、深入民心的政务服务品牌,实现品牌知晓度、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五是人才资源短缺。宁夏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现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改革办进行管理,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和“我的宁夏”App分别只有1人负责管理。由于人员配置较少,缺乏系统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运营服务标准制定等方面较为欠缺。
据了解,2021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提出,以建设全区移动政务服务“总门户”为目标,将所有政府为企业和群众办理的审批服务、公共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服务事项、系统向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集中,并由“我的宁夏”政务App集中提供移动服务,不断拓展移动政务服务内容和内涵,挖掘潜力、深化功能、扩大覆盖面,使“我的宁夏”政务App成为全区人民最易用、最好用、最常用的综合性政务服务移动端。为此,相关工作还需持续积极推进。
此外,受访者建议,国家层面应抓紧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统一“跨省通办”办理流程、办事标准和提交材料等事宜,推进高频事项的无差别办理,以更好发挥地方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