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提速为深圳经济低碳转型注入“活水”
近年来,通过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绿色产业,深圳构建了以“碳减排”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体系,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新华财经深圳10月20日电(记者卫韦华)出台全国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规,在更广范围推进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示范发展;印发《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实现低碳行为数据平台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近年来,通过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绿色产业,深圳构建了以“碳减排”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体系,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政策支持 打造良好“软环境”
绿色金融发展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深圳积极构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自身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助推自身绿色转型发展。
2018年,深圳市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产品及服务创新,加大区域性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优化绿色金融发展基础环境。2020年,深圳推出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如银行绿色信贷管理制度等,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至此,深圳构建起了“1+1+1+N”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即:一部绿色金融法规,一个由多个政府部门牵头成立的绿色金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一个绿金协会和N项绿金领域的创新举措,为深圳绿色金融建设提供法律支撑。此外,在绿色标准方面,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绿色社区评价规范》《绿色企业评价规范》等4个标准,初步开始构建绿色标准体系。
2021年6月,深圳下发了《关于加强深圳市银行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并认定了首批11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其中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农业银行深圳龙岗支行等;2022年8月,又认定了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江苏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等10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目前,深圳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已达21家,进一步发挥了绿色金融机构的示范效应。
良好的政策支持造就了优越的市场环境,与绿色金融市场开拓形成有机结合,提高了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其创新发展出多个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的“首单”。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参与发行国内首单“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2021年落地深圳市场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发布报告,在全国首次对外披露部分投融资活动碳足迹试算方法及结果;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创新开展国内首个可计价个人碳账户体系设计;平安信托成立了全国首支碳中和慈善信托。
加快改革步伐 持续助力经济低碳转型
对于银行来说,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投资,创造了巨大的投融资需求,也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深圳金融机构将“可持续发展先锋”作为战略定位之一,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创新。
比亚迪是国内最早开启电动化布局、践行低碳理念的车企之一。作为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上游新能源供应商数量众多。为解决比亚迪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时效长的问题,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开发了绿色信贷产品——线上保理e融服务,供应商可实时在线申请融资,融资款项实时到账,有效满足了供应商的融资需求。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的探索在深圳并非孤例。今年2月,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为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放一笔金额约1000万美元的境外绿色贷款,用于企业建设太阳能发电站设施的原材料采购。据悉,此笔业务是兴业银行落地的首笔境外绿色贷款业务,为该行支持绿色企业“走出去”开创了先河。
今年4月,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共同为深圳一家通信公司提供了“碳配额质押融资服务”。该企业以不低于2000吨碳排放权配额质押作为担保条件之一,获批500万元信用贷款总量,这也是深圳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在绿色债券创新发展方面,深圳也实现了多个“首单”突破:2021年,落地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核电项目碳中和债、全国首单租赁行业碳中和主题信用债和深圳首单市属国企碳中和债;2022年,落地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债券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粤港澳大湾区首单蓝色债券。
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介绍,目前深圳金融机构的绿色融资余额占比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5857.9亿元,同比增长50.9%,较各项贷款增速高39.3个百分点,较全国绿色贷款增速高10.5个百分点,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占比44.2%,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占比33.6%,对深圳绿色产业形成有力支持。绿色债券方面,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51只,累计发行规模达487.1亿元。其中,2022年1-8月,深圳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20只,累计发行规模205.99亿元,同比增速达190.1%。
主动作为 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如何将承诺变为行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已得到多国认可,并成为国际合作的“共同语言”。对此,深圳着力发挥绿色金融在达成减排目标、建设市场机制、深化全球合作等方面助力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主动积极融入国际合作。
2017年,深圳绿色金融委员会代表深圳加入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设立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金融中心网络(FC4S),成为继香港、上海后第三个加入FC4S的中国城市。2019年,深圳绿金委发挥FC4S成员城市优势,推动FC4S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Real Economy Lab)落地深圳。该实验室旨在发挥深圳特色,利用FC4S平台链接全球资源,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拓展全球适用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
同时,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致力于集聚大湾区绿色金融资源,加强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2020年9月,深圳绿金委、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及澳门银行公会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秘书处常设深圳。联盟组建成立了六项工作组,包括跨境绿金产品标准、绿色建筑机遇、绿色供应链金融、气候投融资基金、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年度报告工作组。
2021年10月,深圳市在香港成功发行境内首支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开启了地方政府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的先河,成功引入境外资本支持境内绿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