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看重点产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观察技术装备、生物医药、消费等重点产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扇窗口。从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进博会看,绿色低碳正成为各行各业全面发力的重要方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紧密。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1日电(记者杨有宗)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观察技术装备、生物医药、消费等重点产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扇窗口。从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进博会看,绿色低碳正成为各行各业全面发力的重要方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紧密。
绿色低碳风劲吹
记者在本届进博会的技术装备展区看到,东芝在其展位展示出可应用于发电厂的碳捕捉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将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储存、利用。东芝(中国)董事长宫崎洋一说:“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因此对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有着巨大需求。”
在提出“双碳”目标后,我国在碳减排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这进一步激发了本届进博会参展商主打绿色低碳概念的热情。
氢能产业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蒂森克虏伯展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20兆瓦碱水电解标准模块的模型。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说:“中国是蒂森克虏伯除德国本土外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消费品展区也有不少企业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如花王在进博会上首度亮相“洁霸浓缩除菌抑味洗衣液”,其再生树脂包装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农用无人机施药领域,花王在中国市场推出无人机专用飞防助剂,能在大幅减少农药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主打绿色低碳牌的企业还包括能源企业。切尼尔能源是美国最大的LNG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液化厂运营商。本届进博会是切尼尔连续第三年在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的能源低碳和环保技术专区搭建展台,介绍企业在应对气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展示LNG与其他传统能源相比所具备的低碳、绿色等环保价值。
切尼尔方面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切尼尔承诺为中国客户长期提供价格稳定、灵活可靠的液化天然气,期待与中国能源企业合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智能化、数字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记者在卡特彼勒展位看到,一名操作员只需坐在驾驶舱操纵手柄,驾驶舱前屏幕上的挖掘机就能完成前进、后退、开挖等指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屏幕操作的挖掘机在距离上海700多公里之外的山东青州。展位工作人员介绍,运用5G远程驾驶技术可以减缓驾驶员长时间现场作业造成的疲劳感,该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等特殊场景。
从进博会来看,相关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速。进博会期间,在欧姆龙展位,一位“机器人球手”与两位真人乒乓球选手激战正酣,“机器人球手”灵活运用球拍接打来球,尽管“一打二”,但丝毫不落下风。
和上一代产品相比,这台欧姆龙第七代乒乓球教练机器人在智能化程度方面又有新提升。欧姆龙展位技术人员吴红告诉记者,利用摄像头和传感器,乒乓球教练机器人可以捕捉真人球员的面部表情、心跳、心率等,进而分析球员的运动状态。
消费市场的数字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进博会期间,耐克对外公布今年增投1亿美元建立“耐克全自动无人立体仓”,目的是加快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于电商购物的高时效需求。据了解,该无人仓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耐克中国物流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库。
相比于传统仓库,无人立体仓效率更高。“这个仓单体面积1.2万平方米,但能存放1200万件货。这些货物如果放在传统的电商仓库里面,可能需要5倍的面积。”耐克大中华区运营及物流副总裁常远对记者说,耐克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物流网络建设力度,以适应市场对于供应链韧性和柔性的需求。
业内分析称,中国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有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中国的这些优势这有利于外资企业将其智能化、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福迪威亚洲总裁洪斌顺说:“中国正不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紧密
在进博会的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来自中国的运动品牌特步在德国化工企业科思创展位发布了新款跑鞋。运动品牌为何选择在一家化工企业的展位发布新款跑鞋?答案就藏在跑鞋的鞋底材料里。
和传统的化石原料不同,这款跑鞋的鞋底材料在生产环节混合使用了来自植物的可再生原料,能够更好地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科思创就是这款跑鞋鞋底材料的供应商。
“打造低碳经济靠一家企业是实现不了的,需集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力才能有所突破。”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说。
科思创与特步的合作,是相关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的生动注脚。进博会则将中外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进博会期间,中建三局作为中国建筑的进博会采购团成员,与日立电梯、丹佛斯等7家企业签订了战略采购协议,签约总额超1亿美元。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说,进博会举办5年来,上海交易团国资分团现场意向采购金额达140.7亿美元,上海自主品牌、原创品牌、老字号品牌逐步走向国际,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