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网商银行:以农村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2022年12月27日
阅读量: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服务“三农”,把农村金融数字化作为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广覆盖,运用科技精准助力农业信贷,扩展金融服务领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普惠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者。

新华财经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吕昂)推动农村金融发展,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降低获得服务的门槛,帮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普惠价值。近年来,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网商银行”)积极服务“三农”,把农村金融数字化作为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广覆盖,运用科技精准助力农业信贷,扩展金融服务领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普惠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者。

在此前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及中国经济信息社评选的“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中,网商银行作为唯一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入选。目前,全国超1000个涉农县区已与该行合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数量占全国涉农县域总数近一半。其中,在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完成数字普惠金融合作全域覆盖。

科技赋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广覆盖

农村普惠金融在传统模式下往往面临地域发展不均衡、覆盖面不足、商业可持续难实现等难题。网商银行利用数据技术和金融科技优势,运用政府在行政行为和公共服务中产生的涉农数据,通过构建区域专属授信模型,开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为涉农经营者提供“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的纯信用无抵押、免担保的数字化信用金融服务,用科技力量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推广到金融服务最难触达的农村地区。

“创业之初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那时候亲戚朋友都躲着你走。”浙江省平阳县创业农户、平阳粉干“非遗”传承人黄招连说,工厂起步阶段设备投入、市场推广都需要钱,没想到通过网商银行的助农贷款服务,不用交材料、也不用抵押担保就能直接放款,让传承了300多年的粉干手艺得以延续。

作为浙江省内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26县之一,平阳县共有1万多家网店、数万名销售农产品的卖家。目前该县有超过11万个小微经营者和农户获得了网商银行提供的数字贷款,累计发放金额293亿元,在与该行合作的上千个涉农县区中排名第一。

据介绍,网商银行的合作模式是:首先依托地方政府整合当地生产经营性农户的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土地确权等可公开的涉农数据,然后结合网商银行数据技术和经验,建立区域专属授信模型,再为农户提供纯线上、无抵押的数字信贷服务。目前,全国有超过4900万小微经营者已获得网商银行数字信贷服务,其中超过一半为县域小微经营者和农户。该行最近一年的新增客户中,80%此前从未获得过银行经营性贷款。

“通过与县域政府合作,我们找到了一条数字金融服务农村的可行道路。互联网银行可以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以提高县域及农村地区的信贷可得率。”网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发展让数字普惠金融在传统服务最难触达的县域和农村地区逐步打开局面。随着金融行业线上化能力持续加强,县域信贷服务的发展将更为显著。

探索“卫星遥感+信贷风控” 为农户“精准画像”

在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中,由于农民缺乏抵押和担保,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风险高,再加上农村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金融机构难以给农户“精准画像”,无法准确评估农户的信用情况。针对这类行业痛点,网商银行率先探索应用卫星遥感信贷风控系统“大山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获取可信动态数据,将识别结果应用到涉农信用贷款模型中,提升农户信贷的服务效率。

据介绍,“大山雀”风控系统能根据卫星照片、通过光谱识别农作物,目前可识别出水稻、玉米、小麦、苹果等主要农作物。农户在手机端圈定自己的地块后,可通过与农业机构记录的土地信息交叉比对验证,实现农户信息认证。网商银行则通过该系统了解农户的种植情况和生长趋势,并结合气候、地理位置、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利用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产值,给予农户精准的授信支持。此外,卫星遥感除了可以助力农作物识别及产量产值估计外,还能自动识别汛期等灾害下农户的受灾情况,协助金融机构定向纾困。

自2020年正式推出以来,“大山雀”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国1000多个县域,帮助近百万种植户获得贷款。该技术目前已能识别60余种农作物,准确率达93%以上,并入选了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优秀案例,在普遍缺乏数据的农村地区架起联网的天线,以硬科技助力农村金融发展。

紧盯“特色农业+带头人”, 产业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网商银行近年来持续深耕农村产业金融服务,多举措扩大服务范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发挥农业带头人作用、开展专项助农活动,促进更多地区农业产业实现振兴发展。

2021年以来,网商银行与多地政府合作推出“助农计划”,为全国100个县域的苹果、柑橘、小龙虾、蔗糖、花生等特色产业经营农户提供最高2个月的免息贷款。在实践中该行发现,许多农户贷款周期短,平均每笔贷款时长约为3个月,因此2个月的免息贷款既能有效降低农户贷款成本,又有利于商业可持续。2022年5月,网商银行启动新一轮农业特色产业支持计划,结合农事节气及生产销售周期,进一步为种养殖户、农产品电商商家等提供相应时段的免息贷款。

助农兴农,人也是关键。为充分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网商银行发起了“乡村振兴带头人”助农行动,每年对由全国各级政府推荐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具备示范带动作用的1000位优秀农民代表,给予全年免息贷款支持以及长期的利率优惠。同时,该行还与农业农村部下属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合作,对基金会评选的“全国十佳农民”提供总额度不低于1亿元的免息贷款,帮助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带动和辐射更多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希望继续通过数字金融,促进农村农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网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加强资源倾斜力度,联合地方政府、担保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以数字科技推动农业金融不断升级,全力投入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