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山东:新科技新装备助春耕春管节本增效

新华财经|2023年03月28日
阅读量:

眼下正值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时期,记者采访了解到,农业新装备新科技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种田“数字化”、灌溉“科技范”、服务“标准化”,既助力春耕春管节本增效,也有力保障着夏粮丰产丰收。

新华财经济南3月28日电(记者贾云鹏)眼下正值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时期,齐鲁大地一片繁忙景象。记者采访了解到,“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拖拉机等农业新装备新科技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种田“数字化”、灌溉“科技范”、服务“标准化”,既助力春耕春管节本增效,也有力保障着夏粮丰产丰收。  

种田“数字化”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的土地面积达到2.5万亩,分布在周边几个乡镇。托管面积大、地点分布广、苗情复杂,如何及时准确查看小麦长势,让合作社里有20多年种地经验的“老把式”牛文忠一度犯了难。

合作社引进的中化集团卫星巡田系统解决了他的难题。中化现代农业武城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史胜利说,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雨量大小、是否发生病虫害、是否缺少营养元素等情况,并自动进行提醒。监测效果以颜色呈现,白色、绿色属于正常,黄色说明小麦长势出现问题,黄色越深,问题越严重。

“哪个地块出现黄色,专门去查看这个有问题的地块就行,省时又省力。”牛文忠说,过去十个人用两周时间才能全部巡查完托管的土地,现在只需一个人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系统还会提醒10天内易发病虫害类型,让春管变得精准高效。

拿起手机就能随时查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点点鼠标让无人拖拉机自动耕地、施肥,收割;不出家门就能在线对话农业专家……近几年,山东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在德州市宁津县,“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全周期数字化。产前,平台根据地块大数据模拟出每个地块的产量,科学推算出种、水、肥、药的总需求量;产中,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动态监管作物长势,科学推荐与小麦、玉米生长需求符合的灌溉、施肥、施药策略;产后,运用作物模型和遥感模拟成熟度和天气,决策收获。

“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宁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的感知监测系统,遥感网、物联网技术获取数据范围大、数量多、速度快,硬件成本节省80%以上,人工成本节约70%以上;平台通过卫星、无人机遥感、5G通信以及作物生长模型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智能化翅膀;以“数字土壤”深入种植前端,引导农民规范生产、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亩均增产10%以上、节水20%以上、节肥30%以上。

灌溉“科技范”

走进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遍布田园的墒情传感器正“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情报”。传感器发出提示:“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农场智慧云平台接到这条“急电”,经过十几秒自动研判,随即向田间自走式水肥一体喷灌机发出指令,喷灌机开启精准浇水作业。

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打造了这家生态无人农场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预警和分析。公司副总经理徐林生介绍,喷灌机实现了变量浇水。“比如这个区域土壤湿度是30%,那个区域是60%,要想统一达到70%,那么喷灌机走到30%的区域喷水量就大,在60%的区域就减少喷水量。达到标准后,喷灌机会自动停止作业,实现精准用水。”徐林生说。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带动的原则,山东建立了节水设施设备、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平台,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集成转化,支持和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与农机、农艺、农技相结合,引领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发展节水农业。

山东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2万余亩农田里架设了16套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灌机。公司负责人张研生指着手机上的终端控制系统说,根据土壤墒情,什么时候需要浇水了,只需动动手指设计好行走时间,设备就能自动浇水。“浇1亩地,过去大水漫灌需要六七十立方米水,现在通过这些设备,只需用十三四立方米水。”张研生说。

黄河是山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客水资源,沿黄各市均属于粮食主产区,引黄供需矛盾突出。山东在提高微观主体灌溉科技含量的同时,对引黄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灌区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亩均灌溉用水量由之前的280立方米降到160立方米左右,亩均粮食产量提高50公斤至100公斤。

位于聊城市的位山灌区是全国第五大、黄河流域第二大、山东最大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近年来,位山灌区加快推进数字灌区建设,实现了智慧供水到田间,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效率明显提高。

聊城市东昌府区韩集镇是位山灌区末级供水管理示范区,记者在这里看到,群众只需携带软管选择就近出水口用水就可以完成田间灌溉。当引黄渠道无法及时供水时,还可以使用机井灌溉,并且一卡通用、随时保障。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供水管理科科长张俊介绍,这种以引黄供水为主、机井灌溉为辅助的双水源供水方式,省时省力、节水高效,供水效率提高了20%以上,供水保障率达到100%。像这样的示范区,位山灌区已建成164个,控制灌溉面积占灌区实际灌溉面积的一半以上。

服务“标准化”

春耕时节,记者见到德州市齐河县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纲时,他正忙着指导农机手进行“一喷三防”作业。“飞行速度、作业高度、喷液量等各个作业环节都有讲究,都要严格遵循标准。”李朝纲说。

据介绍,齐力新公司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分为4个部分,即基础标准、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共有682项服务标准,其中国家、行业、地方标准579项,公司标准103项,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流程标准化服务。

以航化作业喷液量为例,按照行业标准,小麦条锈病防治叶面喷施每亩控制在450g至550g之间即可,但喷液量为500g/亩时防治效果最佳。“公司标准将该指标缩小为480g/亩至520g/亩。之所以有一个浮动范围,是因为苗情、麦田周边环境等因素有所不同,作业也会有差别。每次飞防都要做好前期考察,确定用药量和喷洒浓度、效果跟踪,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作业任务。”李朝纲说。

科学种田离不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山东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截至2022年末,全省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11.6万户、农民合作社24.3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3万家。

作为为农服务组织,近几年,山东省供销社试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服务带动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土地,成方连片种植,叠加新型农机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目前,山东省供销社在全省规划建设655个为农服务中心,各类农机达到6709台(套),去年全省供销社系统托管服务土地2600多万亩,实施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9000多万亩次。

山东省供销社合作指导处处长李业兵说:“供销社通过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组织专业服务队伍,根据农民和规模经营主体需求开展专业化、全程化服务,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办不了、办不好和办了不经济的问题。”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