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吉林:挖掘资源禀赋 激发冰雪经济生机

新华财经|2023年03月29日
阅读量:

北京冬奥会举办后的第一个雪季,“冰雪经济高地”吉林省延续着人气足、市场旺、动能强的蓬勃发展态势。紧抓冰雪产业发展黄金期,吉林在“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银山,持续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激发冰雪经济生机。

新华财经长春3月29日电(记者王晓林)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的第一个雪季,“冰雪经济高地”吉林省延续着人气足、市场旺、动能强的蓬勃发展态势。紧抓冰雪产业发展黄金期,着力扩大内需,吉林在“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银山,持续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激发冰雪经济勃勃生机。

立足禀赋谋划发展

吉林省位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这里降雪期长、雪量丰沛、山岭绵延、风静雪美,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具备国际级雪场深度开发潜力。

3月1日发布的吉林省冰雪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吉林省冰雪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人文冰雪资源优势显著,在冰雪地文景观、冰雪水域景观、冰雪生物景观、冰雪天气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冰雪活动购品、冰雪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25个亚类和112个基本类型中,拥有率达100%。

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孙杰光表示,吉林冰雪资源禀赋极其优越,雪质、雪期、雪被、舒适度指数和穿衣指数、静风期等各项指标优于其他省份,“粉雪+静风”更是独具优势。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吉林省于2021年出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计划到2025年,全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承载区;到2035年,冰雪产业消费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向价值链的中高端靠拢,国际产业合作深化,成为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规划目标指引下,吉林全链条、全领域做好后冬奥时代“冰雪+”文章,实施了冰雪产业发展的冰雪体育基础、冰雪旅游壮大、冰雪文化引领、冰雪商贸繁荣、智慧冰雪建设、冰雪装备制造突破、交通运输保障、冰雪教育培训、冰雪人才支撑、冰雪品牌营销“十大工程”;支持冰雪全产业链体系建设,降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场所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

“冰雪是拓展吉林省旅游业‘万亿级’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空间’,是新形势下推动旅游业大跨越、快发展最具优势的‘新赛道’。”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穆占一说。

集聚人气壮大产业

当下正值雪季收官期,吉林收获了漂亮的成绩单。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介绍,今年前两个月,吉林冰雪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额、接待总规模稳居全国首位。预计至雪季结束,全省重点监测的26家冰雪旅游企业接待游客和营业收入将分别同比增长67.64%和37.89%,均创历史新高。  

盘点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冰雪季,吉林冰雪旅游、冰雪产业加快发展,各大滑雪度假区人气足、市场旺,出现“一房难求”的繁荣景象。“冷资源”变成“热产业”,正成为吉林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雪季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火热’,提振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冰雪旅游的信心。”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市场部负责人黄钟锐说。

今年2月召开的吉林省冰雪强省建设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吉林省已建成各类滑雪场75家,雪道总面积达1256.8公顷、总长度达358.1公里,单日最大接待量达12万人次。北大湖、万科松花湖、万峰通化、万达长白山四大滑雪度假区记录的滑雪里程数在全国滑雪场中排进前十,其中北大湖排名第一。

此外,各大滑雪度假区也在不断拓展“雪场+”服务业态,餐饮购物、品牌店铺、滑雪教学、节庆赛事、休闲娱乐等周边服务产品层出不穷、样式翻新,为游客提供更为多姿多彩的游玩体验。  

万达长白山滑雪度假区雪场服务部高级经理王洪利表示,以多样化、个性化、深度化为代表的冰雪项目和服务发展,不仅完善了度假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更增加了广大游客的消费选择,极大提高了度假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多种营收实力。

金振林表示,吉林已形成以“一湖三万”为代表的冰雪产业产品标志和符号,其中北大湖成为亚洲单体最大的滑雪度假区,与万科松花湖、万达长白山、万峰通化等滑雪度假区形成多点支撑的冰雪产品体系。

扩大投资厚植动能

3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吉林省春季旅游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时举行,集中开工的项目总数达72个,总投资1083亿元。这是吉林省在旅游领域首次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呈现出开工时间早、项目数量多的特点。

据了解,新开工的项目聚焦冰雪产业、避暑休闲两大品牌,涵盖生态、康养、数字化等多种业态,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包括北大湖、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扩建等引领冰雪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赛后)》显示,2018年至2020年,我国冰雪旅游的重资产投资项目规模近9000亿元,其中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居全国第一。相关企业在冬奥会效应的驱动下,仍在纷纷加大投资力度。

“浓厚的冰雪氛围吸引了各地投资方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吉林省冰雪产业投资迅猛增长的态势,足以说明冰雪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孙杰光说。

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历届冬奥会后承办国均会迎来冰雪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对吉林而言,建设冰雪强省恰逢其时、机遇难得、意义重大。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十四五”末期,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市场前景十分巨大。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认为,吉林凭借冰雪资源和冬奥红利,将厚厚的积雪转化为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消费基础设施”和发展优势,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

根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将打造1至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将长白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将本省建设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