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重庆铜梁:非遗龙舞“舞”出新活力

新华财经|2023年05月12日
阅读量:

重庆市铜梁区围绕“龙”文化非遗项目传承与活化利用,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用“一条龙”的腾飞带动更多群众的幸福生活。

新华财经重庆5月12日电(分析师黄志明 马兵 程沥娇)从“传承一批技艺”到“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重庆市铜梁区围绕“龙”文化非遗项目传承与活化利用,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用“一条龙”的腾飞带动更多群众的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铜梁区龙灯龙舞相关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龙文化产业为当地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5亿元,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非遗“文化IP”的红利。

传承创新涵养文化火种

春天“笋壳龙”,夏日“荷花龙”,秋季“稻草龙”,冬天观“火龙”……在铜梁,四季都是舞龙好时节。

作为中国龙灯龙舞文化艺术之乡,铜梁民间有着扎灯、舞龙的深厚传统。2006年,铜梁龙舞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即建立起国家、市、区和镇街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形成了大蠕龙、扁担龙等20多项非遗龙舞项目与上百人的传承人梯队。铜梁龙舞不仅多次登上国庆大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舞台,还作为中华优秀民间艺术代表,远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300余场文化交流活动。

项目多、链条广,龙舞技艺也在交流碰撞中得以传承创新。在刚刚落幕的2023中华龙狮大赛(重庆铜梁站)上,铜梁龙艺术团包揽了包括“舞龙全能冠军”在内的4块舞龙项目金牌。铜梁龙艺术团副团长、市级非遗传承人蔡明灿说:“每年比赛,我们都会在保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编排。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力。”

同时,铜梁区大力推动龙舞艺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让非遗与孩子一同成长。现在,铜梁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舞龙队,全区组建有舞龙队伍200多支,专业从事龙舞培训展演的企业、团体共14家,每年承接演出过千场。

延伸链条助推产业振兴

在龙舞市场需求带动下,当地龙灯扎制的传统工艺也迎来传承发展新契机。

太平镇坪漆村是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如今,村民靠扎制龙灯吃上“手艺饭”。“2018年,村里建起了龙灯彩扎基地。在龙灯制作期间,村民每月收入可达3000至5000元。”坪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东阳说。

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铜梁已先后建成龙灯彩扎基地8个。2021年,铜梁龙灯彩扎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铜梁区龙灯彩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也入选重庆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据统计,铜梁区现扶持有10余家龙灯制作和文化创意企业,开发的124种龙灯系列产品除供应本地展演需求外,还出口到美、英、日、俄等10多个国家。

“除了传统的表演龙灯、观赏彩灯外,我们还围绕年轻人喜好,开发出龙绣、彩扎、书画等衍生文创产品,让游客相得中、买得起、带得走、送得出。”重庆市铜梁区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龙灯彩扎基地负责人罗娟介绍,以“荷花龙”为原型的小型立体拼图正在设计开发中,预计将成为下一个畅销产品。

在“铜梁龙”IP不断升级的基础上,铜梁区启动了“2023重庆·铜梁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龙文化正是重要元素之一。铜梁区文化旅游委主任严勇表示:“对部分获奖作品,主办单位还将根据获奖情况研究制定‘一品一策’定制化扶持方案,让铜梁区内外的群众真正参与到龙文化开发和推广中来。”

通过龙灯彩扎、龙舞表演、龙文创产品三方面合力,铜梁区逐步形成了集教习、研发、展演、产品、创意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一条龙”。随着产、供、销逐步打通,一条“龙文化”产业链呼之欲出。

文旅融合打造城市品牌

今年2月举办的2023重庆铜梁龙马拉松起跑仪式上,竞技龙、二龙戏珠等龙舞表演为选手壮行;参赛包中,龙型发箍、中国龙书签等文创伴手礼精致可爱。 

“以龙文化为引领,让游客能看、能听、能尝、能感,充分体验非遗生活化的魅力。”严勇介绍,以“非遗民俗游”为抓手,铜梁正促进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打造“周末到铜梁”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漫步安居古城,“水云龙”等传统节目正沿着老街轮番登场;到旁边的龙灯彩扎基地,便可亲自体验非遗工艺;玩得累了,路边就是翰林酥、太平头刀菜等非遗美食。每周六及节假日的晚上,玄天湖畔还会上演《追梦·铜梁龙》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

随着龙文化不断与生活融合、与城市互动,铜梁的“龙友圈”越来越大,“龙名片”也越来越响。2021年,铜梁区牵头与川渝地区11个市县区成立中华龙文化旅游联盟,签订《龙文化旅游推广合作协议》,从文化研究、产业合作、宣传营销、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建立起互助合作机制。2022年,铜梁区全年接待游客16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安居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今年“五一”假期,铜梁共接待游客105.2万人次,同比增长3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32.9%。据介绍,未来铜梁还将以龙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让游客“进得来”更“留得住”,赋能产业发展,撬动住宿经济,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铜梁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铜梁区委书记谭庆说,铜梁将进一步激活非遗文化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打造特色消费品牌,让“铜梁龙”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的一片独特风景。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