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展演+文旅”打造消费新引擎
在天津,演唱会、相声剧场、文化夜市等为代表的文娱展演已成为这座文化气息浓厚都市的文旅消费“新引擎”,不断为城市活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财经天津8月16日电(记者王宁 宋瑞)今年以来,我国文旅复苏势头亮眼,这与日益多元的文旅体验场景、更丰富的消费选择分不开。以天津为例,演唱会、相声剧场、文化夜市等为代表的文娱展演已经成为这座文化气息浓厚都市的文旅消费“新引擎”,不断为城市活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展演”掀起文旅消费新潮流
置身“蓝色海浪”,巨大的深海鲸鱼在身边“游走”,仿佛触手可及;而后被渔网“包裹”,沉浸式感受鲸鱼被困的无助感……大型沉浸式互动数字艺术作品《鲸奇物语》光影艺术展正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
“这一艺术展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给观众带来多重互动体验,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希望唤起观众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国家海洋博物馆讲解员张雪言说,暑期以来,入馆游客人数日均超过1万人次。
时下的天津,正为游客奉上一道道新奇潮流、跨界融合的创意展演“大餐”,带给游客暑期生活“新滋味”的同时,也掀起一阵城市文旅消费新热潮。
不同于依托数字技术赋能的博物馆,不少天津的演艺场馆推出沉浸式戏剧体验,让游客化身“剧中人”,身临其境跟随情境开启一场“跨时空之旅”。
夜幕降临,在天津市和平区拥有百年历史的范竹斋故居内,亲子主题沉浸式戏剧《少年歇洛克》正在上演。剧中的茶馆、中药铺、照相馆等置景和演员服饰、道具无不重现了旧时天津的城市气息。孩子和家长沉浸式体验推理、探索的魅力。
“戏剧通过设置任务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孩子们可以在中药铺了解简单的望闻问切等中医知识,还能通过运动会锻炼体能,为自己赢得礼物,成就感满满。”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事业拓展(文旅)部部长郭鸿斌说,自项目运营2个多月以来,已经进行了8场沉浸式表演,参与客流量超过500人次。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认为,创新展演已经成为当下天津演艺市场的热点,备受消费者欢迎。“创意展演让游客旅行记忆更深、体验更佳,越来越成为文旅市场的需求热点和相关文旅产品转型升级的指向,对刺激内需、扩大消费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徐虹说。
“展演+夜市”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夏日炎炎,在天津演艺市场的带动下,天津文化艺术“夜市”持续“升温”。首届天津音乐节、海河音乐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市民文化艺术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第三届“蹦豆儿”喜剧节等演出推陈出新,进一步点燃了市民游客的“夜经济”消费热情。
在天津海河东岸的棉3创意街区,红棕色的老厂房建筑与现代感的精致店铺相得益彰。天色渐晚,不少市民游客已经聚集于此,一边陶醉在阵阵音浪中,挥舞双手与乐手互动,一边“解锁”周边的特色市集,品尝“网红”美食、打卡宝藏小店。
“街区的艺术、文化、时尚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艺术节、音乐节等创意展演聚集于此。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场景的‘棉3’IP,正成为海河沿岸‘新消费走廊’的重要驿站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新引擎。”天津棉三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说。
天津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市各大商场于今夏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啤酒节、购物节、各式展览、主题市集等活动。津湾广场在7月21日-8月20日举办2023 BUD SUMMER百威啤酒夜生活音乐节,作为全国巡演第一站,融入啤酒文化、潮玩音乐、特色美食,给消费者带来潮流时尚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和平恒隆广场举办萌宠音乐主题派对,邀请宠物社群会员到场参加活动,拍照、交友,听取音乐演出;意式风情区邀请50余家精品文创、玩具、咖啡、美食、精酿等商户现场展示,并举办“OPEN设想‘一起野派对’”……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市集夜市、儿童亲子等休闲娱乐活动持续上演。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同比增长超400%;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倍。天津演艺网大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天津共上演4000余场演出,吸引观众超40万人次。
徐虹认为,文艺演出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共同激发着文旅市场活力。人们消费水平、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个性化演艺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正催生着“展演+”市场不断创新。
“展演+住宿”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天津依托各类文化场馆打造的文旅融合新场景、新空间,在服务本地游客的同时,也吸引诸多外地游客来津,进一步带动了民宿、酒店订单大幅提升。
近期,随着天津演艺市场持续升温,天津在携程平台上的搜索热度大增。天津“演出+酒店”套餐产品在携程平台上线后,来自异地用户的订单占比近九成,异地旅客消费大幅上升。异地观演正在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一片“蓝海”。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茁表示,面对游客日新月异的文旅消费需求,天津将创意展演与旅游观光紧密结合,丰富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成为城市文旅消费的又一新名片。
依托异地观演经济带来的杠杆效应,天津文旅消费增长获得新动力。据悉,9月起,天津将围绕“天长地久,津秋常走走”主题,组织100余项文旅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津韵旅游产品,届时也将给外地观众游客带去“日间观光+夜间观演”的一站式文娱体验。此外,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初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进一步丰富天津“展会+演出+观光”产品,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徐虹等专家认为,作为传统“曲艺之乡”,天津近期打造的“展演+旅游”模式,将音乐、体育、美术等时尚元素融合其中,为市民游客打造了品质化的公共空间,催生城市的多样化消费,对天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刺激内需、扩大消费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流动性较强的创意展演如何给城市带来“近悦远来”的长期“磁力”?专家认为,需要让文化展演与城市特色交相辉映,培育“组合拳”文旅融合产品,同时注重提升当地观众的审美情趣、文艺欣赏能力,打造“带不走的创意展演”。
“当消费者对天津创意演艺产品的需求形成习惯,天津在中国文旅市场的定位会更加清晰,这将对城市文旅产业发展产生整合和带动作用。”徐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