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抢抓大湾区机遇 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
广西梧州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坚持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对接原则,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引进一批特色产业,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华财经南宁11月29日电(谷殿清)广西梧州市是西部地区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也是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梧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坚持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对接原则,从顶层设计、平台搭建和服务保障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引进一批特色产业,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顶层设计:强化“东融”战略引领力
据了解,自2019年5月广西出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拉开全面实施“东融”战略序幕以来,梧州通过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发布系列政策文件、制定各类工作制度和任务清单等方式,系统化构建起全面对接大湾区的顶层机制,为梧州推进“东融”战略、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擘画蓝图、明确目标、清晰权责。
首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强化引领。梧州专门成立了“东融”指挥部、梧州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挥部等,全面领导梧州相关工作,强化对“东融”战略的引领力,印发《梧州市全面深化粤桂合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推动各职责部门沟通联动、高效协同。
其次,发布系列政策文件,明确目标。在思想层面,为扫除贯彻“东融”战略的观念障碍,梧州编制印发了《关于毫不动摇实施“东融”战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广西东大门的决定》,确定了“东融”战略的定位和坚定实施的决心;在行动层面,编制印发了《梧州市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项工作规则。
第三,制定各项任务清单,落实责任。梧州每年都发布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要点,让各部门对本年度工作重点和要求“心中有数”。还从产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人才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有关单位责任,让各部门“心中有责”。同时强化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立体平台建设:提高“东融”产业承载力
梧州市为推进大湾区产业转移工作,围绕政府交流合作、企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搭建了政府间交流合作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有效提升了梧州“东融”产业承载力。
为了吸引大湾区企业进驻,梧州市通过定期举办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论坛,助力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此外,梧州还探索新型互动模式,定期赴大湾区考察交流,并围绕重点产业开展靶向招商。梧州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合作科陈源表示:“截至今年,梧州市已举办十六届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论坛,广州、肇庆、云浮、茂名、佛山等都有市领导参会,加上自治区内珠西经济带11个城市的领导与会,更好地促进了广东、广西地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协同发展。”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是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城市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梧州合并原有的小散乱园区,并根据转移产业情况,谋划布局一批特色园区,形成以大健康食品、医药、光伏等为主的梧州高新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主的粤桂产业合作园区;以钢铁企业等为主的临港经济区;以陶瓷产业为主的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等各类特色化产业园区。
通过不断完善政府间交流合作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自2019年推进“东融”战略以来,梧州市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取得了良好成绩。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已累计签约项目199个,总投资额超66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8.2亿元;园区累计注册企业1348家,其中大湾区企业所占比例为85%。
特色服务保障:增强“东融”企业生命力
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梧州在交通基础设施、政务公共服务、园区企业服务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标准,着力完善配套保障体系。
梧州市地处粤桂交界处,广西85%以上河流水量经梧州进入广东省,90%的内河运量及西部地区大量煤炭、水泥等资源,都经过西江航道运往粤港澳大湾区。截至2023年9月,西江门户枢纽港口已完成货物吞吐量733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3.27万标准箱,保持广西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位。在陆路运输方面,柳州至广州铁路梧州段、南宁至深圳铁路岑溪段已全线开工建设,国光大道、塘源一路、环城高速及塘源出入口等已建成投用。目前全市已形成12条与广东相连的“水公铁空”综合运输通道,初步构建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立体交通网。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承接产业竞争力的“土壤”。梧州实行重点项目领导负责专班跟进制度,在全区首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出“联合审批+承诺制”。此外,梧州市与广东7个地市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达993项,迄今通办业务累计办件量超32万件,群众办件满意度达99.9%。
“我们2019年12月买的钢铁产能,2020年的8月份就投产了。园区、镇、市政府各个部门都很支持,在各个审批环节一路绿灯。”梧州市毅马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兴田说。为提升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企业进驻园区,梧州推行“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服务队、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对现有企业提供“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服务。部分园区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企业有需求可直接动手咨询和申报,专项服务组跟踪解决。一系列服务让各类企业“进得来、能发展、发展好”,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