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0”助力河南永城民营经济发展
永城市强化党政干部联系分包企业制度、网格化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机制,主动上门送政策、访实情、解难题;大力推广使用“万人助万企”系统、民企诉求响应智慧平台等线上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及时了解企业诉求,畅通诉求反映渠道,促进政企良性沟通互动。
新华财经郑州12月12日电(李丽静 孙海峰)河南省永城市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过程中,认真落实《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以实施“13710”工作制度为牵引,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
永城市是河南省辖县级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结合部,是知名的“中国面粉城”,连续15年上榜全国百强县。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7月,永城市各类经营主体超过11万家,其中民营企业2.6万家,个体工商户8万家。民营企业在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有6802家、4808家、14485家,超过50%的民营企业集中在服务业领域。
永城市委书记曾凯认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市场和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互配合、有机统一的“两只手”,二者不能分割开来,而应优势互补、共同发力。激活“无形的手”,管好“有形的手”,使“两手”相互协调、协同发力,不断提高全市营商环境水平,会让企业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让社会迸发出更大活力。
为此,永城市积极落实“13710”工作制度,推动政务工作提质增效。“13710”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指当天要研究部署;“3”指3天内要向市委反馈办理情况;“7”指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指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指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加快推进“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全力推进审批提速,最大限度整合并减少重复提交的申请材料,减少内部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永城市发挥新建政务服务中心作用,进驻部门39家,设置办事窗口260个,进驻事项2607项,实现了“一门进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严格落实联审联批、模拟审批,推进限时办结、流程再造、全程办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减至1个环节、0.5个工作日。
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数据化、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永城市推进电子证照生成制作及应用推广,38类证照已签章入库,产生电子证照数据76938条,实现了“应制尽制”。全市政务APP与政务服务网对接,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事项已达1980项,占比76.04%。
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永城市强化党政干部联系分包企业制度、网格化服务经营主体工作机制,主动上门送政策、访实情、解难题;大力推广使用“万人助万企”系统、民企诉求响应智慧平台等线上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及时了解企业诉求,畅通诉求反映渠道,促进政企良性沟通互动,实现问题接收、交办、整改闭环,现已有4875家企业完成线上注册,企业反馈问题解决率达100%。
强化组织、监督问效,探索推出“两码”系统。在永城市委、市政府的专题研究和部署推动下,由市纪委监委成立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和“码上监督”指挥中心,推出“企业监督码”和“窗口评议码”,将全市规上企业、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项目、行政审批窗口等纳入“码上监督”系统。通过“企业监督码”,企业可向纪委监委直接反映损害营商环境相关问题;执法人员到企业执法时,进行扫码登记备案,接受纪委监委监督;职能部门访企扫码登记信息,企业对访企行为予以确认。通过“窗口评议码”,办事企业和群众可参与营商环境监督,并通过微信进行评价。市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指挥中心通过“码上监督”系统,及时对不满意的评价进行回访、分析研判、调查申诉和审核认定。
截至目前,永城市已全面收集620家“四上”企业、22类经营主体、1931名执法人员基础信息,已赋“企业监督码”近1000个和“窗口评议码”380多个;群众已扫码评价46900多条,职能部门等访企1530多次,进一步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切实提升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
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亦是民营经济活力绽放的源泉。今年上半年,永城市规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达162亿元,增加值为3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43.3%,对GDP贡献率为11.2%;工业增值税为9.84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的27.49%。围绕闽源钢铁、盛大印刷等民营企业形成的主导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一批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先后落地。今年上半年,永城市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44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11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3亿至10亿元以上项目3个。除了个别是国企合作项目外,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项目,其中依托河南科源电子铝箔有限公司引进的湖南艾华集团电容器项目,依托帅翼驰(河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泊海铝业年产10万吨动力电池铝箔坯料项目,依托河南新鼎信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5万吨铝渣综合利用项目、郴州市粮菊冶金材料公司铝制产品项目和上海国珍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铝棒铝锭型材项目等,皆属此类。
据了解,永城市2023年最新招商成果10个亿元项目中,金属新材料相关项目5个、化工类3个、装备制造2个,招商选资项目聚焦政府谋划的“3+1”主导产业,为民营经济发展培育了新增长点,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