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心红酒小镇看民营企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美心集团在发展主业的同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立足农业产业推进一产和三产融合,打造“农业+交通+文化+旅游+康养”多元化产业综合体,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新华财经重庆2月23日电(王松涛 姚希肸)重庆美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心集团”)近年来在发展防盗门主导产业的同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探索“农业+交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在以产业振兴乡村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该集团打造的红酒小镇成为长江之滨融合中西文化、汇集多元风情的新地标,建设的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项目被评为“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
“葡萄园+家禽复合种养”,打造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美心集团办公室主任尹余介绍,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是重庆市2020—2025年“市级重大产业项目”。该示范区引入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项目,先后建立生态葡萄园和水果产业园,是目前重庆唯一一家获得葡萄酒生产许可的产业化酿酒葡萄种植景区。
美心集团在涪陵区蔺市街道的梨香社区、泡桐村流转荒山近4000亩,通过集中连片整治和土地宜机化改造,完成1000亩酿酒葡萄的种植。示范区内还将建设林果园、观赏园、生态蔬菜园,目前已完成林果园一期种植面积达40000平方米,其中包含梨树、柿子树、桃树3种果树。同时,广泛吸收当地村民就近就地务农务工,促进村民增收。
在立足农业产业基础上,红酒小镇还推进一产和三产融合,在生态葡萄园内试点“葡萄园+家禽复合种养”的观赏与销售一体的高标准复合种养模式。本着“以农为本,文旅融合,让农民富起来”的经营理念,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积极探索实施“政府+公司+项目+村民入股”的抱团合作模式,与村民合作“溜达鸡”产业项目,发展林下饲养、生态鱼塘、森林餐厅、农家特色民宿、农业观光研学等项目,让全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发展,既改善了农居环境,又让农副产品变成乡村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心红酒小镇围绕酿酒葡萄种植、葡萄园林下养鸡、葡萄园采摘研学观光、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批发销售、葡萄酒主题民宿等实现产业综合开发。目前已种植酿酒葡萄1000亩,接下来还将继续带动周边农户增加种植面积5000至10000亩。同时,景区引进国际先进的葡萄酒生产技术,建成集采摘、参观、品味、购买于一体的葡萄酒庄园。
尹余说,美心集团将着力发展本土化红酒产业链,将红酒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成为涪陵继榨菜后的第二张农业产业化名片。
“交通+农业+旅游”,索道环线成为“乡村振兴经济带”
泡桐村多为山地丘陵地形,村民及游客交通不便。在保护原有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的基础上,美心集团投资超2亿元,在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建设多元化索道环线。索道全线近10公里,分为9条主线及多条支线,汇集了世界各种索道表现形式,分别为吊篮、吊箱、吊椅、飞船、飞屋等乘坐方式,不仅可以让游客体验到各类型的索道,还将红酒小镇游乐园、生态种植园、坝上村庄、油菜花田、滨江休闲区、户外拓展区、高速路综合服务区和泡桐村坪上风光串联起来,让观云海观景平台、4500°螺旋天梯、悬崖酒店、乡村振兴之眼摩天轮等景点形成“一站一景”的独特交旅景观长廊。
美心集团总裁助理杨孝永说,索道环线形成后,打通了当地乡村旅游“大动脉”,畅通了“微循环”,形成新的“农交文旅”融合旅游消费场景。泡桐村村民高兴地说,索道环线不仅是一条旅游观光的长廊,更是一条“乡村振兴经济带”,辐射带动沿线村社参与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杨孝永说,美心集团还把红酒小镇与沪渝南线高速(G50S)蔺市段的特色“服务区”进行联动,将交通与旅游进行融合升级,推动涪陵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的转型。
美心集团还投资5000多万元在海拔近700米的坪上田园上建造摩天轮,加上110米的设备体高度,总海拔高度约800米,成为目前重庆海拔最高的摩天轮。坐在摩天轮上,可一览三峡库区的壮阔风景,同时坪上的梯田、花海、森林、水库、袅袅炊烟等乡村田园风光也尽收眼底。摩天轮附近还配套有生态迷宫、水库游船、特色庄园、乡村集市、度假民宿等,不仅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还促进了泡桐村、梨香社区的村社经济发展。
美心集团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建成乡村旅游公路与游步道约15公里,并融合旅游小火车、观光摆渡车、水库游船等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丰富旅游体验。同时,将闲置厂房改造成1.5万余平方米的就业帮扶车间,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近100个工作岗位,通过集中培训和专人传帮带相结合的方式,让村民掌握工作技能,生产并销售旅游食品上百余种,包括糕点、粮油、米面、小吃、坚果、榨菜、红酒等。员工平均工资3500元左右,旅游旺季工资可达到5000元。
美心集团以旅游度假区建设带动周边区域乡村振兴,用索道环线联通乡村旅游,将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卖出去,不仅吸引了城市资本下乡,还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带动坪上片区农户增收。2021年,泡桐村被评为重庆“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风情民宿+长江边上康养”,普通村社变身游客“打卡地”
美心集团还利用当地优越的养老资源发展康养产业。据介绍,美心红酒小镇养老院的前身,是涪陵区蔺市镇敬老院。2015年敬老院经当地政府同意撤销后,院里的30多位老人成了美心养老院的第一批老人。目前,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已建成公寓式养老干休所,可容纳近500位老人入住。
杨孝永说,未来还将在泡桐村打造“森林式养老”项目,规划床位2000张,探索乐园式养老、公寓式养老和森林式养老新模式,推动旅游加养老模式不断迭代。
随着美心红酒小镇景区的不断发展扩大,曾经的旧民房、老校区则被改建成各种特色民宿。如长江边原来的老涪陵二中校舍被改造成特色主题民宿,深受游客欢迎,节假日游客甚至需要提前一个多月在网上预订才能入住。
美心集团联动村民开发乡村风情民宿,建成乡村振兴农特产品集市,提供30多个免费摊位,供村民销售农副特产。“村里有了产业,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村民徐子华说,随着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他年增收3万元左右。
据介绍,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项目所需的土地是从村民手上流转的,村民原本荒废的土地也成了收入来源。泡桐村三社共有耕地1000亩左右,此前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多,不少地成了荒地。综合体项目在泡桐村三社流转土地约500亩,以家庭为单位,流转租金多的一年有5000元左右。
尹余说,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将以红酒、旅游、康养“三驾马车”为产业为核心,将红酒、种植、酿造、加工生产、养老、养生、度假、休闲、观光、旅游、游乐、购物等多元化产业功能融为一体,最终打造成为一个新兴的文旅康养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