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甘肃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2024年05月14日
阅读量:

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3年多来,甘肃省玉门市、高台县、皋兰县三地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聚焦智慧农业、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文化和乡村数字惠民服务等领域,推动数字“新动能”向农村延展。

新华财经兰州5月14日电(记者张新新)2020年9月,甘肃省玉门市、高台县、皋兰县三地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3年多来,试点地区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聚焦智慧农业、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文化和乡村数字惠民服务等领域,推动数字“新动能”向农村延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数字蓄力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甘肃省坚持“强基础、促融合、拓应用、便民生、善治理”的工作思路,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为保障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甘肃省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高台县已累计投入1.5亿多元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5000余万元,有效促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在玉门市恒旺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记者见到了6座物联网塑料大棚。和普通大棚相比,这些物联网大棚更加智慧,通过手机App操作即可实现大棚自动卷帘、自动施肥等控制功能,还可实时观测大棚温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

通过引入数字技术,这里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让农民能够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精准施肥、灌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智能化农机具的投入使用,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此外,电子商务的推广也为甘肃的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网络销售平台,甘肃的特色农产品如马铃薯、苹果、羊肉等远销全国各地。同时,平台还为农民提供了包括物流、包装、营销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极大降低销售成本。

高台县在试点期间,加快布局农村电子商务,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电商运营体系。当地充分挖掘本地农产品品牌资源潜力,打造培育“甘味”区域公共品牌“丰登高台”1个、“北凉厨老大”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12个,开发祁连葡萄酒、高台辣椒、面西游面筋、亚麻籽油等精品网货60余种。通过充分利用直播电商等手段,高台特色农副产品网上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网销规模持续扩大。

数字乡村建设还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甘肃通过数字化手段宣传推广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皋兰县建成迈绿达青少年体验农业实践基地,打造什川鼎尊文旅康养产业,培育发展冰雪数字体育,并推动乡村旅游在线经营。目前,什川万亩古梨园景区已接入甘肃省一站式线上旅游服务平台“一部手机游甘肃”,实现了运行监测、应急指挥、服务平台导览、语音讲解、小程序分时预约等功能。

数字治理打通民生保障堵点

甘肃省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在村级管理方面,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使得村务公开透明,村民参与决策的程度大幅提升。村级服务中心通过电子屏幕及时发布政策动态、文化活动、医疗健康等服务信息,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皋兰县通过“互联网+党建”、健全网格治理、建设“智慧门牌”,推动乡村治理进入“云时代”。通过全域覆盖式设置视频监控点位,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深度应用隐患排查整治、扫黑除恶等系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安装二维码门牌,设置多项服务功能,方便群众求助咨询。

高台县开展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县镇村三级全覆盖,构建基层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政务服务新格局。积极开发“家庭安防摄像头”信息化系统,与“雪亮工程”摄像头互补覆盖,对辖区内治安防控、交通管理、集镇秩序维护形成了多方位、全天候的防控网络,努力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

高台县还积极拓展“互联网+”应用领域,推动全县67所中小学、教学点及幼儿园实现互联网全接入和无线网络、交互式一体机(智慧黑板)“班班通”全覆盖,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部学校;建成全县医共体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电子健康卡应用全覆盖;在全县所有镇村构建起网络、热线、实体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县数字文化馆,增强乡村文化资源供给……不断推动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皋兰县推行“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优化“互联网+政务”,不断提升智慧服务水平。目前已建成教育云平台,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建成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打通网络政务服务渠道,提高服务事项网办率。这些措施不同程度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乡村建设仍需政策支持

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省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数字化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他们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和省市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支持电信运营商加快试点县全域5G基站建设。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围绕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三大体系,支持试点县打造一批示范应用项目。

二是加大数字乡村建设技术支撑力度。建议甘肃省建立高校和互联网企业与试点县帮扶机制,研发推广适合“三农”的信息终端和技术产品,合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数字乡村建设样板。

三是加大数字乡村建设人才支撑力度。建议省、市将数字乡村场景应用纳入乡村振兴培训课程体系,加大对村级党员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和返乡创业青年等新型职业农民的数字技术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的数字技术水平。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