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举措打造中部算力高地
近年来,河南省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算力相关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引进培育超聚变等整机制造企业,2023年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同比增长25%。正搭乘“数字经济”高速列车,打造中部算力高地。
新华财经郑州10月12日电(记者李文哲)河南全省已建、在建和营建的算力中心共100多个,在用各类算力规模超过5800PFlops;算力相关产业快速增长,引进培育超聚变等整机制造企业,2023年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同比增长25%……早在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中药铺柜台上的算盘,便记录下中原人民使用古老算力工具的场景。如今,河南正搭乘“数字经济”高速列车,打造中部算力高地。
大河之南瞰算力
1秒钟可以执行10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计算,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的算力,这便是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拥有的“超能力”。
位于郑州高新区的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是全国第7家获批建设的超算中心,也是“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河南部署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得益于超算中心的强大算力,河南气象预报实现了空间分辨率1千米、时间分辨率10分钟的36小时预报能力;“黄河模拟器”可对黄河全流域不同自然地理、地标真实景观进行“精准画像”。
近年来,河南明确提出打造中部算力高地,出台《河南省培育壮大先进计算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每年发放“算力券”,并对数据中心建设、配套储能建设提供资金补贴。
“河南正争取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打造‘东数西算’中部调度枢纽和黄河流域算力枢纽,推动形成‘三个枢纽’发展格局。”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孙力介绍,目前,全省拥有5G基站21.6万个,居全国第5位;4.5万个行政村全部通5G,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互联网网内平均时延居全国第1位,网间平均时延居全国第3位。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翔介绍,目前,河南全省已建、在建和营建的算力中心共100多个,在用各类算力规模超过5800PFlops;算力相关产业快速增长,引进培育了超聚变等整机制造企业,2023年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同比增长25%。
数据显示,河南的服务器、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5.4%和10%,全省软件企业800多家、大数据企业600多家,数据资源年均增长率约30%,各类数据中心存储容量超过25EB。
今年7月初,河南省工信厅、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2024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规模要突破1600亿元,年增长25%以上,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品类增至1500个以上、交易额突破15亿元。
梧桐树下凤凰来
2021年成立于郑州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及算力服务,合作伙伴数量两年增长超6倍,突破了13000家,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
“公司60%至70%的制造能力布局河南,在郑州郑东新区建立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航空港区建立全球备件服务中心,可支持海外9大自建国家仓以及60个子公司客户备件业务,实现4小时备件交付。”超聚变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李翔宇说,作为河南先进计算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不断对接上下游企业,构建本地化产业生态,覆盖电源、辅料、连接器、精密构件等。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超聚变、新华三、浪潮信息、阿帕斯科技、国科量子等算力产业链企业相继落户,各大通信运营商也加快在河南建设应用的步伐。
“河南移动已建成中部最大的信息通信枢纽。”河南移动副总经理范培全说,中国移动网络云、移动云、IT云华中大区落地郑州,节点服务器达到8.2万台,规模位居全国第五。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由政府主导、联通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的智算算力集群,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今年7月落地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总体规划集群规模1000PFlops,一期点亮400PFlops,搭载中国联通自有“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和“元景”大模型,可提供智算、超算、通算一体化的多样化算力服务。
“郑州是中国联通全国25个AIDC重点发展城市节点之一。”郑州联通副总经理白峰介绍,目前奇虎360的智脑大模型、奇安信的Q-GPT大模型、阿帕斯的天燕大模型等已在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投用。
“通过加快在工业等领域按需布局边缘数据中心,推进云边协同发展,满足工业互联网等计算需求,全省累计复制推广‘5G+边缘计算’应用项目4157个,总投资96.6亿元,带动经济效益提升834.6亿元以上。”孙力说。
构建服务生态圈
9月24日,依托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登记的数据资产“车型库数据集”,中原高速成功获华夏银行郑州分行6000万元授信,成为河南高速公路行业首单数据资产入表与融资实例。
以强大的算力“底座”为支撑,如何深度挖掘数据资源,让“沉睡的数据”热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成为新课题。2022年,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正式揭牌。作为河南省唯一持有权益类交易牌照的数据交易场所,成立两年以来,中心已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服务共1485件,汇聚数据服务商866家,覆盖应用场景100余种,累计成交数据交易金额超15亿元。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不只是撮合交易,更注重数据资产化的全方位赋能。”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民表示,中心在产业运营中首创“数据+算力”双园驱动的数据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协同互补、特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产业集聚区。目前,中原数据要素生态产业园入驻企业40家,年产值13.8 亿元,引入高科技人才1275人,算力产业园正有序规划招商。
得益于数据资源丰富、算力应用场景多元、网络时延低等优势,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于2023年10月在河南郑州启动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与核心节点建设同期成立的郑州先进计算研究所计划培养超5000名国产应用软件研发人才。
“依托郑州核心节点与先进计算研究所,预计至2025年底,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将汇聚超500家服务商、10000多件计算商品,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历军说。
不久前,2024中国算力大会首次走进中部地区,在郑州举办。大会期间,中国算力服务平台(河南)正式开通,平台覆盖全省84个算力中心信息和资源,算力规模达到4.2EFlops,初步实现算力资源登记、监测、匹配和分析等功能。同时,总规模100亿元的河南算力产业基金正式发布,由河南投资集团作为基石出资人,将通过“算力支付+基金投资”的方式,培育算力的应用企业。
孙力表示,未来河南将持续夯实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底座,推动全省各类算力中心等主体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算力供给水平与资源匹配能力,打造开放共享的算力服务生态。
编辑:苏航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