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城文旅“破圈生长” “头回客”变“回头客”
2024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引导、文旅融合与消费驱动、高速交通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赋能下,山西县域旅游迅速走“热”。
新华财经太原1月23日电(记者张磊)随着旅游市场下沉,“县域游”逐渐成为文旅消费新宠。2024年以来,山西“旅游热”持续升温,整体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在政策与市场引导、文旅融合与消费驱动、高速交通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赋能下,山西县域旅游迅速走“热”。
龙头景区领航,县域旅游“多点开花”
隆冬时节,壶口瀑布迎来冰挂和冰凌奇特景观,两岸的岩石挂满了冰挂,宛如一座冰雪的城墙,尤其近日形成了10多公里长的“流凌叉桥”,冰桥连接黄河两岸,蔚为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位于山西临汾吉县境内的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黄色瀑布。壶口瀑布景区于2022年正式跻身国家5A级景区,是山西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吉县文旅局局长王吉亮介绍说,山西省这几年提出打造“黄河、太行、长城”三大旅游板块的战略,随着沿黄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壶口景区的开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吉县也借着东风,围绕基础设施、旅游业态、服务质量、旅游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提升,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据介绍,2024年,壶口景区游客量近20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综合收入1.6亿元,吸引周边乡村1000多人进景区参与摄影、拉毛驴、销售土特产、非遗表演等服务,56人从事保洁、安保等岗位,直接为周边村民带来收益2000余万元。
在壶口瀑布景区停车场北侧的飞行基地停机坪上,一架印有红色“吉”字的直升机蓄势待飞。“这是景区近期引进的一架五人座直升机,抢先推出飞‘阅’壶口瀑布低空旅游产品。”吉县壶口飞行基地负责人孙晟杰说,受限于相对固定的观景角度,没办法全方位沉浸式领略壶口瀑布的极致魅力,低空观光航线的适时推出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牛永福说,丰富的旅游业态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近些年,吉县不断提升壶口瀑布景区基础设施,总投资16.8亿元的生活中心、游客中心、数字中心主体完工;旅游公路将县域主要景观景点和上东村田园综合体、真村“花世界”等乡村旅游点“串珠成链”,丰富了休闲观光、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等旅游业态供给。
吉县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借力“与辉同行”山西行和“跟着悟空游山西”带来的流量,持续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举办了“爱临汾·赢未来”吉县苹果·黄河大地艺术季系列文旅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热潮,名优特产苹果销售火爆,壶口景区游客再创新高。
康养产业成为县域旅游新“风口”
地处太行山南麓峰巅的晋城市陵川县,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52%,居全省第二,气候温和凉爽,夏天平均气温仅22℃左右,素有天然避暑胜地和清凉胜境之称,一到夏天,慕名来康养、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陵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说,近些年,陵川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依托“好山好水”的资源优势,将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打造了一批休闲度假、康养疗养、避暑度夏、药膳理疗、养身养心的康养特色村,为陵川转型发展蹚新路、赋动能。
陵川县将丈河村等5个森林康养人家全部实行公司化运作,在“快旅慢游深体验”上下足功夫,集传统文化积淀、天然采摘果园、现代休闲娱乐、户外拓展训练和森林康养体验等多种旅游体验为一体,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
在丈河村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一条自行车赛道犹如玉带盘山漫舞,山水人文、车行景移、绚彩多姿。依托优美的生态、独特的地势、良好的基础,丈河村成为中国车谷·太行站核心景区。逛穹顶集市、品法国咖啡、住古建民宿、游滨河景观,新建筑、新业态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便利。
“丈河的定位是集生态、运动、旅游为一体的康养小镇。作为环法自行车挑战赛·太行站的核心功能区,小环线、丈河村、沿线村庄是一个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格局。”王丽说。
因地处太行山区,产业薄弱,集体经济不发达,陵川很多村庄空心化程度严重。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松庙村,距离县城30公里,且交通不便,曾经是一个贫困人口超过半数的贫困村。村里林地多、耕地少,村民纷纷逃离大山,外出打工,只剩几位老人常住村里。
近些年,借助发展“康养”的重大契机,松庙村在原有古院落基础上修起民宿、建起驿站、开店创业,着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走出了古村致富新路。不光是游客来了,年轻人也回来了。看到村庄的变化和商机,陵川县涌现出很多回村青年,或参与项目建设,或在民宿打工,有了新事业,收入也大大增加。
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改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步伐加快,陵川县各村面貌慢慢发生变化。
山水“颜值”化为旅游价值
入冬以来,位于临汾乡宁的云丘山格外寒冷。而这种得天独厚的“冷资源”,正成为乡宁的“冰雪旅游IP”。
云丘山景区滑雪场是晋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昼夜开放的滑雪场,2021年建成运营。目前,雪场造雪面积约4万平方米,日接待量可达6000人。在开板前,云丘山景区对雪具大厅、雪道及配套服务进行升级,并聘请专业滑雪教练团队全程参与教学和指导,满足滑雪爱好者的多元需求。
乡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永芳介绍说,把握国家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乡宁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持续培育壮大冰雪经济主体,着力打造冰雪全产业链条,推动冰雪运动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冰雪运动及冰雪经济繁荣发展。
乡宁县委书记杨建军介绍,乡宁县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禀赋,充分挖掘文旅富矿,凭借云丘山旅游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激活云丘山景区消费市场,让游客在“快进漫游”之间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
在塔尔坡古村,游客可以观看婚俗表演、品尝民间流水席,还能体验农耕劳作、织布纺线、蒸花馍、皮影戏、打铁等民间传统技艺,丰富、多元的互动场景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游玩体验。将短暂的游览转化为长久的“回头率”,让“流量”变“留量”。
“80后”张东红夫妻俩在塔尔坡古村开了一间豆腐坊卖豆制品。“以前也曾外出打工,但花费不少还不能顾家。这几年,景区升级5A,从县城到云丘山的旅游公路也开通了。游客多了,在景区工作每年有10多万的收入。”张东红说。
乡宁煤炭企业转型成立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吸收当地村民和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就业,把古村窑洞打造成特色文化景点,带动3000多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像张东红一样的村民们,把居住的老屋改造成民宿、文创工作室等,这些原本被闲置、漠视的青山绿水已经成为备受珍视的资源。
编辑:毛娜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