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以城市更新提升安全能力盘活闲置资源
2024年5月,西安市获批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在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千年古都唤醒沉睡资源,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新华财经西安4月2日电(记者雷肖霄)城市更新不仅是对老旧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记忆的重新梳理与激活。2024年5月,西安市获批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为这座千年古都的“焕新行动”开启新篇章。从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到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从护城河水的清凉如许到西安市体育场的活力迸发,在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千年古都唤醒沉睡资源,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综合治理 文物遗存展新貌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一曲方言民谣唱出了古都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底蕴交相呼应的和谐乐章。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之间的关系?在西安火车站南广场西侧,火热进行中的护城河及环城公园综改项目给出答案。
“护城河全长14.6公里,除了景观作用外,也是城市重要的防汛排涝设施。自2004年改造至今,仅剩尚勤门至尚德门段尚待改造。”顺着西安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赵磊手指的方向,挖开的地面下,一个拱顶出现在眼前。“这是1985年修的一座暗涵,主要用于日常排污和防汛。”赵磊说。
由于深藏地下又年久失修,这座运行了40年的暗涵逐渐开始破损渗漏。“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这里存在溢流风险,甚至可能影响火车站南广场。”该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张孟介绍。再加上这里距离西安古城墙不远,长期渗漏也会对文物主体带来风险隐患,地下管网更新势在必行。
2024年,西安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加快了护城河及环城公园改造项目。
“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是本轮城市更新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该项目由财政资金注入1.48亿元,预计明年3月完工。”赵磊说。此外,为兼顾城市更新工作与文物保护,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前期已报文物部门审批,并在施工全程对地质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建设完成后,曾经封闭的护城河暗涵将改造成波光粼粼的明河。污水经地下排放,地上则通过循环系统与其余段护城河相连,沿岸增设绿植景观,供南来北往的游客及周边市民休闲纳凉。
活化利用 工业遗址焕新颜
晨光明媚,春色喜人。在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一侧的红旗铁路公园中,不少群众正在晨练。绿意环绕中,一条铁路轨道向远延伸,“红旗站”几个大字引人注目。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旗铁路曾是西安主城区跨度最长的一条货运专用线,与陇海铁路相连,输送钢材、粮食、油料。随着城市产业布局和功能调整,2018年,红旗铁路专用线正式“退役”。昔日繁忙景象成为历史,沿线部分路段开始出现违章建筑、垃圾堆放等现象。
随着城市更新项目推进,红旗铁路公园被纳入其中。2024年,西安市以“政府注资+企业自筹”模式,由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同时,该项目因地制宜对铁路两侧的管网进行优化、连通,更新雨污水管道3.6公里,更新给水管道1.8公里。”西安市城市更新行动专班工作人员瑚微介绍。
如今,一条长约8公里、占地881亩的公园廊道从西安市新城区延伸至未央区。8个社区驿站、10公里慢行跑道、5座人行天桥……一条绿廊惊艳亮相。
伴随城市面貌更新,商业业态也进一步丰富。目前,红旗铁路公园主要以咖啡饮品、简餐、主理人餐饮店、茶室等业态为主,未来还将重点聚焦与非标商业契合度较高的新业态,如画室、运动修复、自行车俱乐部等,打造公园业态的多样性。
“红旗铁路公园有效盘活利用低效闲置资产,对工业遗址活化利用,既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又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理想场所,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西安城投文体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帅说。
统筹推进 让城市更宜居
2024年以来,西安市坚持统筹名城保护与民生改善、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强弱项补短板与城市功能提升、统筹城市“面子”与“里子”,推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逐步破解城市更新密码。
——机制创新,构建 “三位一体”推进体系。2024年,西安市成立由市长挂帅的城市更新指挥部,构建 “1+1+N”工作体系(1个指挥部+1个办公室+N个专班),实行“一周一反馈、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导”机制。“红旗铁路公园项目中,市、区两级政府与城投集团协同作战,采用‘市政府统筹、市级出资、区级征迁’模式,486亩零散土地整合仅用3个月完成。”瑚微介绍。
——规划引领,从 “空间更新”到“城市重生”。据了解,西安以“城市体检”为基础,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26)》,提出“1+1+X”规划体系(1个总体规划+1个实施方案+X个专项规划)。此外,打造“地下一张网、地面一张图”数字平台,实时监测地下管网安全。
——项目驱动,民生与发展双轮驱动。西安聚焦地下管网更新、市政补短板、老旧小区改造、文化遗产活化等四类项目精准推进,共谋划项目31个,2024年已开工项目26个,完工4个(对应子项目64个),完成投资约12亿元;2025年续建项目22个,完成投资约15亿元。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解宁元说:“下一步,西安市将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更新示范行动、城市地下管网 ‘1+5’安全能力提升行动、‘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及耦合平台建设和重点片区更新4个方面工作,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