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贵州正安:茶产业成致富增收密码

新华财经|2025年04月17日
阅读量: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立足区域自然条件,抢抓贵州茶产业发展机遇,把以“正安白茶”为引领的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来抓,茶产业逐步发展为正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华财经贵阳4月17日电(记者肖艳)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立足区域自然条件,抢抓贵州茶产业发展机遇,把以“正安白茶”为引领的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来抓,茶产业逐步发展为正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24年底,正安县茶产业已实现带动农户5.5万户20万余人增收,茶农人均因茶增收3500元以上,其中已脱贫人口5万余人。2024年,正安县茶产业产值已超10亿元,“正安白茶”公共品牌价值达21.13亿元。

山头添新绿 产业增收益

4月初,正安白茶迎来了一年只有20来天的黄金采摘季。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茶农们早已背上茶篓,穿梭在茶垄间手指翻飞,迅速将鲜嫩的白茶收入篓中。

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董建光介绍,今年茶青品质好,一斤茶青的收购价最高达到130元,市场供不应求。“一天有200多人在基地采茶,茶商直接在现场抢购,基地基本上是当天采茶、当天加工、当天发货。”董建光说。

采摘茶青按照25元一斤计算,作为采茶工,郑世辉个采摘季能挣3000多元,一家三口都在基地务工,能增收近万元。

正安县地处黔北边陲大娄山脉东北部,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差异显著。土壤多呈酸性,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是正安白茶生长的最佳环境。

2007年,贵州从浙江省安吉县引进“白叶一号”茶树,多年来形成一批种植规模万亩以上的县(区),正安县是其一。为做大做强茶产业,正安县成立茶叶发展领导小组,组建茶产业发展专班,强化产业发展保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2012年起,正安县以每年净增茶园5万亩的速度大抓种植基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发展茶产业,协调国开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累计授信5.83亿元。

截至2024年,全县茶园面积扩增至25万亩,其中白茶面积18万亩,建成“十里茶廊万亩茶海”示范带,覆盖全县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总产值10.4亿元以上。建成茶叶加工企业标准化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清洁化生产线增至132条,全县茶叶年加工能力12000吨。

茶农郑世芳是瑞溪镇有名的种植大户,种有40余亩白茶。“除去人工、农资等成本,一年能有20余万纯收入,茶园每年带动就业600余人次。”

正安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王陈芹介绍,截至4月上旬,全县已通过物流发货销售127.83吨,产值约2亿元。茶叶采摘可以为农户提供日均150元收入,季节性用工超10万人次;茶企还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建管并重 质量优先

正安县将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底线,坚持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生态化种植、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白茶加工的绿色化、标准化。正安县制定了白茶种植和加工的地方标准,后又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及时编制印发了正安白茶移栽、管理、采摘等系列生产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围绕茶叶种植、基地管护、茶青采摘、生产加工等各个关键环节,正安县推动县级干部深入一线开展标准体系宣传和技术指导,同时邀请省市专家进行现场授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已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

通过布局东、南、西、北四条茶叶产业带,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加强大规模幼龄茶园抚育管护,确保建成一片、成活一片、投产一片。同时,推进大面积低效茶园改造升级。

“绿色、生态是我们的优势,是茶叶品质的保证。”董建光说,从2007年种白茶开始,他就打“生态牌”,每年茶园基地管护的工资费用都要发放近百万元。

正安县还组建了联合执法组,对茶园投入品使用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加大对售卖和滥用违禁农药的打击力度,从源头管控茶叶质量。在长期绿色优先、生态发展的坚持下,正安县茶园绿色认证、有机认证面积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茶园绿色认证0.5万亩,有机认证1.8万亩,雨林联盟认证1.85万亩,SC认证40家。

品牌驱动 高质量发展

正安县茶叶品质高,得到省外众多茶商认可,有茶商为了抢购茶青,甚至直接到茶山上收购,再在正安租厂房现场加工发货。但是仅作为基础原料供应商,茶叶附加值不能惠及当地。

紧抓国家“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机遇,正安县提出“品牌立县”原则,推出区域公共品牌“正安白茶”。“正安白茶”先后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正安白茶”品牌价值由2012年的1.0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1.13亿元。

此外,正安县还培育企业自主品牌122个,其中重点打造的“世荣”“黔北”“吐香”获得“贵州著名商标”称号,“怡人”“乐茗香”“九道红”“珍州”等品牌也在市场崭露头角。

随着白茶市场的竞争加剧,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多途径开拓市场、链式发展,成为正安县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2022年3月底,集批发、零售、电商于一体的“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正安首个品牌茶商聚集地。通过实行“免租2年”优惠政策,吸引了正安茗星茶业、怡人茶业等36家茶企入驻,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形成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以白茶交易市场为平台,充分发挥交易市场对外宣传窗口作用,正安县支持企业通过全国不同地区的经销商,将茶叶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25个省份,全面连接国内茶叶市场。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正安县组织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班,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县内10家企业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

“店里的普通毛茶批发价每斤1000元左右,最好的精品白茶零售价每斤8000元。今年春茶销售期间,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已经销售茶叶60000余斤。”贵州省正安县怡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泽敏说,交易市场提供了和更多客商交流的机会。

正安县茶产业发展工作组组长陈孝利说,随着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正安县还在探索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在新式茶饮和夏秋茶利用上着力。“去年卖了30万斤夏秋茶到斯里兰卡,今年已经有新的订单,我们在招商上积极往新茶饮企业靠近。”陈孝利说。

陈孝利说,下一步,还要在标准化采摘、加工上发力,加大对茶农采茶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茶叶加工工艺技术,全面提升茶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正安白茶”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