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丽温高速:激活产业引擎 推动区域共富
交通条件的逐步完善,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龙丽温高速沿线各地依托这条“黄金通道”,培育出一个个特色产业,实现从“交通便利”到“产业兴旺”的现实跨越。
新华财经杭州4月21日电(李伟男)在浙江西南部的群山峻岭中,龙丽温高速公路穿山越岭、跨江过壑,不仅重塑当地的交通格局,更成为推动区域共同富裕的新引擎。历经20年建设,由浙江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520亿元、全长476公里的龙丽温高速串联起遂昌、松阳、泰顺等11个县市,为浙西南山区书写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发展篇章注入动能。
20年筑梦,打通山区发展“大动脉”
“过去,从杭州到松阳的路程颠簸曲折,开车需要超过6个小时,让人疲惫不堪。现如今,随着龙丽温高速的开通,车程缩短了一半,大大方便了往来!”经常往返于杭州和松阳的商人李建国表示。
龙丽温高速的建设并不容易。2003年,龙游至丽水、丽水至龙泉段率先破土动工,此后多个路段分期推进,直至2023年1月景文高速正式通车,这条高速公路才全线贯通。建设期间,数万名建设者扎根深山,着力破解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生态保护要求高等诸多难题。
在文泰高速建设中,建设者们修建33座桥梁和20座隧道,将原本崎岖的山路变为坦途;景文高速通过在海拔千米的峭壁间架桥铺路,将丽水景宁至温州文成的通行时间从3小时锐减至50分钟。最终,龙丽温高速以593座桥梁、224座隧道、桥隧比近50%的数据,打造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新样板。
现如今,龙丽温高速北接杭金衢、杭新景高速,南联温州绕城高速,形成“杭州-金华-衢州-丽水-温州”的快速通道,将浙中、浙南与浙西南山区紧密串联,有力推动浙西南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2023年龙丽温高速全线贯通后,日均车流量已突破10万辆次,较此前增长40%,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山区发展大动脉’。”浙江省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集团投资建设的关键项目,龙丽温高速对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浙西南山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推动沿线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产业崛起,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交通条件的逐步完善,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龙丽温高速沿线各地依托这条“黄金通道”,培育出一个个特色产业,实现从“交通便利”到“产业兴旺”的现实跨越。
“松阳茶香”享誉已久,过去受交通环境制约,茶香难以远播。2006年底,随着龙丽温高速龙游至丽水段的贯通,全国各地的茶商纷纷汇聚到距离高速出口仅10分钟车程的浙南茶叶市场。
“现在市场的日客流量高峰期能达到1万人次,日交易额破亿元,我们的茶叶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海外。”浙南茶叶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2024年,浙南茶叶市场的交易量达81720吨,交易额达67.24亿元,引来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00多名茶商常驻,辐射带动浙江及全国300余万茶农和1000余万亩茶园。
乘着交通发展的东风,松阳县大力推行“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并在重点产茶乡镇建立了3个标准化茶青交易市场,茶叶电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50亿元,通过龙丽温高速运往全国各地,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7000人,形成了强大的就业吸纳和共富增收的商业生态圈。
如今,茶叶已成为松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共同富裕的“金叶子”,全县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
不仅农业的迅猛发展令人瞩目,产业也借由交通迎来新机遇。距离龙丽温高速文成至泰顺段珊溪出口仅10分钟车程的娃哈哈文成智能化饮料生产基地,正是交通基建与产业布局深度融合的生动例证。2020年底,文成至泰顺段通车后,次年该基地便在文成县白鹭洲水经济产业园落户。
“我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产线,希望通过‘技术造血’,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娃哈哈文成智能化饮料生产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基地主要生产娃哈哈的多款明星产品,约带动当地5000余人就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同时,原材料采购和物流运输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
从丽水松阳到温州文成,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到重大项目落地,龙丽温高速沿线产业发展呈现多元且蓬勃的态势。农产品借助高速公路拓展市场,实现量价齐升;制造业项目陆续落地,带来了技术和就业岗位,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这些产业以高速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为浙西南山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乡村振兴,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龙丽温高速不仅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村民们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沿线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曾因交通闭塞,面临畲族文化传承困境。龙丽温高速云和至景宁段通车后,长三角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景宁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每年三月三,是畲族重要的节日庆典,景宁以此为契机,与周边县市联合开发“畲乡风情游”路线。2024年,景宁全域旅游接待人次超240万,增长7.9%,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同年,景宁大漈乡作为《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而走红,全年景区接待游客172.3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875.6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75%和28.64%。
“以前村子穷,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高速通了,游客多了,我们的手工艺品也好卖了,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很多年轻人也陆续从城里回到村里。”当地一位村民笑着说道。
同样享受到“流量红利”的还有泰顺县泗溪镇,这里以廊桥文化闻名。龙丽温高速文成至泰顺段开通后,游客数量涨幅高达30%。当地依托廊桥文化资源,相继打造出《廊桥相见》沉浸式光影秀、山水实景剧《我在廊桥等你》和廊桥集市等文旅产品,进一步打响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
随着高速的稳定运营,泗溪镇大型民宿、农家乐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旅游产业带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也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让非遗技艺成为“共富密码”——青瓷匠人月入过万、古村导游日接待百人、廊桥民宿主年收入翻番……山区与城市的距离在缩短,物质与精神的富足在同步。
未来,随着浙江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的衢丽铁路、瑞苍高速、义龙庆高速等项目的加速建设,浙西南山区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也将为构建经济繁荣、城乡协调、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贡献交通力量。
编辑:毛娜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