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安徽蚌埠:城市更新让老工业基地焕发蓬勃生机

新华财经|2025年05月09日
阅读量:

自2019年国家启动城市更新行动以来,蚌埠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00多个,打通一批“断头路”,建成数十座口袋公园,让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新华财经合肥5月9日电(记者吴慧珺、周芳林)非遗传承人张广超把蛋雕技艺带到群众身边,咖啡师小陈正擦拭着印有齿轮纹样的拉花杯……1956年投产的蚌埠宝兴面粉厂,正热闹地上演着“非遗+咖啡”的奇妙碰撞。正如市民吴敏所言:“老厂房这么一改,真是太赞了,有乡愁、有温度!”

这是安徽省蚌埠市推进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国家启动城市更新行动以来,蚌埠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00多个,打通一批“断头路”,建成数十座口袋公园,让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老旧小区咋改造?从“忧居”到“优居”的民生温度

5个建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老小区,如今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吉祥小区”。2024年,这些小区通过“针灸式”改造实现蝶变:地下管网“顺畅”了,29栋楼宇外立面穿上“新衣”,惠及1700余户居民,还新划了不少停车位。更令居民惊喜的是,社区引入的智慧养老系统让独居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送餐、医疗等服务。

这样的故事正在蚌埠全市上演。2024年,蚌埠市共改造老旧小区49个。

在蚌山区青年街道,独居老人王奶奶向记者展示“适老化改造包”:无线适老声光门铃、助浴椅、换鞋凳、适老椅等。“现在每天在社区食堂吃午餐,还能参加老年大学的书法班。”王奶奶说。

这种“改造+服务”模式已推广至蚌埠市不少社区。2025年,禹会区拟投入5000万元对13个老旧小区实施“菜单式”改造;居民可通过“板凳会议”自主选择加装电梯、智能充电桩等多项服务。

老旧街巷咋升级?从“肠梗阻”到“舒筋活络”

宏业路作为连接蚌埠南北的交通动脉,久经风雨已坑洼不平,近日,改造工程进入竣工倒计时。滨河南路是“靓淮河”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按工程总工期计划,2025年下半年滨河南路7.15公里全线贯通时,将实现胜利西路至龙子河口段全线通车,有力推动城市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促进老城区商业振兴。

去年,蚌埠市蚌山区实施中荣街、中山街(凤阳西路—滨河南路)等断头路打通工程,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建设,畅通“微循环”。断头路的打通使城市交通得到改善,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成了市民通往快乐生活的“幸福路”。

蚌埠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消除断头路使路网贯通后,城市空间、城市框架也会随之进一步扩展拉大,城市发展驶上快车道,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

城市旧地咋升温?“工业遗存”的峰回路转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蚌埠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存资源。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这些工业遗存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再利用,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建于1928年的蚌埠宝兴面粉厂,见证了蚌埠90多年来的工业变迁史,是蚌埠工业文化的一张名片。为了保护工业遗产、传承城市文脉,蚌埠市在保留老建筑原有形态、结构和工业痕迹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利用面粉厂厂房建设蚌山区图书馆,并启动面粉厂阁楼平移修复工程,聚力打造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谁能想到这条杂草丛生的铁路,现在成了‘遛娃’圣地?”向云端铁路微公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枕木缝隙种植波斯菊,信号塔改造成观景台,既保留工业记忆又注入生态基因。”一位业内人士说。

城市角落咋美化?“金边银角”的升级之路

“以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地,环境杂乱无章。”家住蚌埠市禹会区市民活动中心公园附近的市民张女士感慨道,“现在公园建成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散步、跳舞、聊天,这里成了大家的‘后花园’。”

禹会区市民活动中心公园以“绿肺”理念融入城市肌理,为周边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生动诠释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愿景。

凤阳路立交桥下的抗战胜利公园、虎山健康主题公园、黄山大道与延安南路交口体育游园、燕南苑三区口袋公园……这些星罗棋布、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虽小,但却能让市民更便捷、更舒适地享受绿色空间。

根据《蚌埠市绿地系统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到2035年末,蚌埠市城市绿地率将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人以上。

城市活力咋激发?从“空间重构”到“价值跃升”

城市更新的澎湃动力,源于制度创新的持续供给。近年来,蚌埠将城市更新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深度融合,通过系统性重构实现城市价值跃升。

蚌埠出台了《蚌埠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编制了《蚌埠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开展城市更新项目试点,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依托“靓淮河”历史文化轴线,蚌埠市沿着淮河岸线布局,通过生态系统治理、沿线路网建设、区域环境更新等一系列举措,充分挖掘淮河生态经济价值,有力撬动了沿岸商业、文化、观光、健身、旅游等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一批具有淮河文化特色、体现城市记忆的新地标。

根据蚌埠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15个城市片区更新项目稳步推进;新改建滨河南路等城市道路21.9公里,解放路南延、涂山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基本完工;更新城市雨污管网等65.1公里;实施“拆墙透绿”50处,建设“口袋公园”和体育公园36个、绿道20公里,新增、改造城区绿化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的成果,正如同一本本“无字之书”,默默记录着城市面貌与民生福祉的新变迁。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