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山东日照水库流域EOD项目探索“三生共赢”

新华财经|2025年06月26日
阅读量:

山东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项目,自2021年获批实施以来,坚持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新华财经济南6月26日电(记者贾云鹏)山东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日照水库EOD项目”)作为全国首批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试点项目,自2021年获批实施以来,坚持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EOD模式破解发展困境

群山环抱,水波荡漾。夏日的日照水库,天蓝水清,风景独好。站在环水库绿道远眺,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沿着绿道前行,满目生机,绿树葱茏。

美好景色离不开日照水库EOD项目的实施。据了解,日照水库地处日照市东港区西部,是山东省第七大水库,也是日照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过去,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水库一度出现“用水危机”。对此,日照市相继实施了水库增容、“林水会战”“沭水东调”等工程,保障了水库水量基本安全。但由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上游来水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功能受损,水质不能实现稳定达标。

“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投入难以持续,生态产品价值尚未得到有效释放,生态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日照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与科技标准科科长成忠昌说,库区走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十字路口”,亟需通过新思路、新模式破解发展困境。

为保护好这处水源地,日照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项目。成忠昌说,EOD模式是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日照水库EOD项目委托日照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日照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实施生态环境整治与生态产业各板块经营。日照市水务集团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强说,项目总投资23.96亿元,其中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约占23.2%,将打造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渔业、旅游等融合发展的特色生态产业圈。“通过项目实施,预期实现污染物大幅削减和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区域生态产品价值显著提升,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初步建立。”王强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项目具体如何实施?成忠昌说:“我们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密围绕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任务,选择环境污染小、发展空间大、市场预期好、项目收益佳、反哺能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环境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关联产业开发品质和价值,两者互促互进、融合共赢。”

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日照水库EOD项目以“水资源功能区”为核心、以“生态屏障区”为纽带,构建“4个生态农业板块,1个生态渔业板块、1个生态旅游板块、1个科技示范板块”特色产业圈,形成了“2区7板块”的生态格局和产业布局,建立起产业收益补贴生态环境投入的良性机制。

生态优先方面,当地聘请专家团队,系统优化完善项目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构建库区生态安全屏障,筑牢日照水库绿色发展的生态基底。例如,建设52公里隔离围栏和1.5万亩生态林,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水源涵养;采用“人放天养”方式靶向性放养“鲢鱼”150万尾,改善库区水体水质;建设三庄河、陈疃河、铨元河3处3800亩河口湿地修复工程、河口固体废物拦截装置工程,进一步净化入库河流水质和改善库区水生态系统;建设50公里环湖生态绿道,集中流转水库周边3.9万亩土地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搭建有机化生态种植体系,杜绝化肥农药使用,解决面源污染输入问题。

绿色发展方面,日照水库EOD项目确定了以生态渔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路线。在源头,推行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转基因种子的“六不用”有机种植模式,启动实施花生、大豆、高粱、旱稻生态农业产区试点,培育高标准苹果园、榛子园、桑葚园、精品茶园,通过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优美生态价值转化为优质经济效益。

通过绿色化开发和生态改造,当地生产的榛子、苹果、茶叶、鳙鱼等产品获得有机认证,通过生态化、品牌化赋能,产品价值实现增长。位于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蔡家官庄村的精品茶园,是日照水库EOD项目“4个生态农业板块”之一 。王强说,精品茶园项目种植面积255亩,按照EOD总体规划要求,以生态保护为发展导向,采用高标准、现代化生产模式,主打高品质绿茶、红茶、白茶等,经过有机认证,绿茶单价提升两倍。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

记者了解到,随着日照水库EOD项目的实施推进,当地初步探索出“既是保护手段又是开发措施”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益,答好“绿水青山”答卷。项目实施以来,实现区域土地每年源头减少农药使用量34吨、化肥施用量8500吨,氨氮、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下降34.8%、14.7%;实现库区高污染企业零准入、生活污水零直排、农药化肥零入库,库区水质常年稳定Ⅱ类;库区植被覆盖率增长30%,区域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种类日趋丰富,消失10多年的珍稀野生鸟类中华凤头燕鸥重现、翘嘴鲢子等土著鱼类种群恢复。

二是提升区域经济效益,答好“金山银山”答卷。项目通过创新高产出、低投入、零污染模式,打造了总面积6570亩的农作物和林果产业生态示范园区,榛子、苹果、茶叶、鳙鱼、藜麦、小麦等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通过生态化、品牌化赋能,产品价值大幅提升,实现优质生态价值到良好经济效益的转化。良好的产业收益有效反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预期减少政府投资约5亿元。

三是提升区域社会效益,答好乡村振兴答卷。项目采用“国企+生产队”劳务用工模式,通过股权合作、劳务用工、土地流转、收益分红等形式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项目年用工10万余人次,实现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同时,项目还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业态发展,形成了产业开发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局面。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