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暑期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创新业态还需监管护航

新华财经|2025年07月03日
阅读量:

记者近期在调研中了解到,绿色消费、情绪经济、国风国潮等成为消费新热点,共同构成拉动内需的增量引擎。专家指出,各地需在把握新机遇的同时筑牢监管底线,推动新型消费可持续增长。

新华财经北京7月3日电(记者丁雅雯)暑期经济正成为城市消费活力的晴雨表。今夏,多地通过“足球+文旅”跨城联动、“沙疗+文旅”融合体验等创新业态释放消费动能。

记者近期在调研中了解到,绿色消费、情绪经济、国风国潮等成为消费新热点,共同构成拉动内需的增量引擎。专家指出,各地需在把握新机遇的同时筑牢监管底线,推动新型消费可持续增长。

多地创新业态释放消费动能

暑期是透视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多地通过文旅体融合、康养体验等多元业态创新,让夏日经济在模式创新中释放强劲动能,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连日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热进行。连云港市以“足球+文旅”为引擎,推出跨城旅游优惠政策,明确持有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连云港主场)票根的球迷,可以享受连云港所有国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免费的优惠。

来自北京的张先生,在比赛前已经观看过连云港对阵其他城市的比赛,打算提前抵达连云港深度体验这座海滨城市的魅力。“连云港很多景区对持有‘苏超’连云港主场票根的球迷免票,简直太划算了!这次一定要在连云港玩个痛快。”他说。

入夏以来,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开启高温模式,沙丘表面温度可达70℃。近年来,吐鲁番市大力推动沙疗康养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带火当地旅游产业。据介绍,当地将利用特有的沙、热资源,对沙资源和沙疗产业统一规划,采取“沙疗+”发展模式,构建“医、养、游”为核心的沙疗产业发展综合体,打造集沙疗、康复、旅游、医疗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沙疗健康产业园。此外,当地还对沙疗场所周边酒店、民宿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游客服务质量。

夜间经济也成为各地在夏季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上海近日启幕2025夜生活节,自6月至9月推出潮流运动之夜、电竞生活月、申夜现场音乐季等130余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深圳在《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培育打造一批全市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符合条件的酒吧、餐厅、咖啡厅、文旅休闲等经营场所开展夜间延时服务。

绿色消费、情绪经济等成为消费新热点

近几年,我国消费市场出现四大新消费趋势。

第一,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消费新趋势。消费平台“什么值得买”的数据显示,“以旧换新”促进绿色循环消费的效应在今年“618”大促中再度凸显。消费者通过政策补贴加速淘汰高能耗旧品,拥抱智能、低碳新品,实现“换新”与“环保”的共赢。

第二,情绪经济成为当代青年消费的新趋势。近两年,诸如“树洞倾听”“爱因斯坦的脑子”等虚拟商品销售火爆,折射出情绪价值主导消费偏好的新趋势。“谷子”消费火爆也是情绪经济的一个表现。闲鱼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台上“谷子”交易额创历史新高,并呈现女性向、年轻化、高频次、高增速的趋势,月均“吃谷”人数同比涨幅为97.2%。

“‘新’情绪消费的出现,是人们追求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结果。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诉求不强,更看重其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情感共鸣。”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曾润喜表示。

第三,国风国潮成为消费新热点。不少品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我国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将成为品牌业务的新增长点。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国风国潮已成为显著的消费趋势,不仅在国内市场,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首先,年轻一代消费者,尤其是‘90后’‘00后’成长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时代,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自豪感。其次,国风国潮产品融合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理念,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再次,国风国潮产品强调原创性和故事性,这使得商品不仅仅是物品,而是一种文化体验,这种体验对于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者来说尤为珍贵。”洪勇说。

第四,从消费业态看,直播电商、即时零售快速增长,成为消费新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 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2030年预计超过2万亿元。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近年来,即时零售行业以年均约30%的速度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把握消费新趋势?

各地如何把握新消费趋势?专家认为,地方应在积极探索消费融合新业态的同时,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一方面,地方顺应消费新趋势打造消费新热点。如,合肥的百盛购物中心曾是以美妆、服饰为主的老牌商场;改造后,百盛商场成为“二次元”集聚地。其中,五层楼内聚集了25家二次元品牌店铺,二次元业态占比达40%,成为年轻人眼中的“吃谷圣地”。转型后,百盛客流量平均增长约60%,年轻消费者占比超80%。商场工作人员表示,引入头部二次元品牌和策划主题活动是关键,“年轻人不仅是购物,更是为兴趣和社交而来”。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新消费趋势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擦边球”现象。比如,针对当前情绪消费的新趋势,市面上出现诸如恋爱体验馆等体验场所,其中很多出现了“擦边服务”。

电商平台上,各类倾诉、监督、陪聊、哄睡、安慰等服务不少,显示的价格从1元至上百元不等。但此类网店的销售页面通常只有一张简单的介绍图片,相关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从业人员资质等均无体现。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管健说,向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也容易被利益裹挟和捆绑,出现一味迎合消费者不良需求、相对粗粝低俗的消费产品。如利用“情感树洞”变相提供不良服务,通过“虚拟恋人”进行违规交易,打着“数字情感商品”的旗号挑战主流文化和社会规范等。

对此,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地方可以考虑调整、优化针对新型消费的监管政策体系,采取事先设置风险底线、安全红线的“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方式,对于新出现、可能存在风险的新业态新模式,设置一定的观察期。针对情绪消费,应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情绪消费”幌子下的不正当营销及非法交易。同时,完善新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健全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