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绳网产业焕新展现振兴新图景
惠民县通过发力新赛道、拓展新领域、深化产学研,推动产品高端化跃升、生产智能化改造、市场多元化发展,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济南7月29日电(记者贾云鹏)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集聚绳网企业4200余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记者日前在惠民县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当地通过发力新赛道、拓展新领域、深化产学研,推动产品高端化跃升、生产智能化改造、市场多元化发展,构建起集原材料供应、研发设计、成品加工、市场销售、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绳网产业基地,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绳网大产业 兴业强县富民
走进位于惠民县李庄镇的中国绳网文化体验中心,各类绳网产品琳琅满目:绳网产品展示区用高强度尼龙绳编织成的彩虹网,生活类绳网展示区的阳台网、挂毯等,体育用品体验区的健身弹力棒、蹦床等,吸引不少客商驻足。
在李庄镇的街道上,处处可见各类绳网企业的标牌,货车、运货工人往来穿梭。李庄镇党委书记李鹏说,惠民县绳网产业自300多年前的车马挽具演进而来,20世纪80年代转向绳网生产,进入“家家绳车响,户户开工厂”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李庄镇、姜楼镇的不少绳网从业者搬出村庄集中建厂,逐步走向集聚集群发展,绳网产业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企业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经过多年发展,惠民县绳网“编织”出大产业。目前,全县集聚绳网企业4257家,产品种类涵盖建筑、体育、渔业等8个系列320余种,远销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2024年,惠民县绳网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02亿元,同比增长超16%。
特色产业兴旺,有效带动共富。走进位于姜楼镇的惠民县鹏润化纤制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熟练操作设备赶制一批安全带订单。香胡村村民李法娥说:“已在家门口上班六七年了,每月能挣5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
像李法娥这样的从业人员,惠民县已超过12万人,年人均增收5万元。惠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娟说,全县绳网产业以李庄镇、姜楼镇为核心,辐射胡集镇、辛店镇等镇街,涌现出绳网特色产业村122个。李庄镇大孟村是绳网专业村,全村七成村民参与绳网生产。
为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更多村民致富,惠民县还通过“企业+村党支部+农户”的方式,建设“红网工坊”,即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村集体闲散土地,租赁给绳网企业,村民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村里“红网工坊”车间进行手工制作。“像这样的工坊,全镇已建成32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60余万元。”李鹏说。
创新转型融合 力破“成长烦恼”
“这是我们与高校联合研发的深海养殖智能网箱,具备感知能力。”在日前举行的惠民第二届新型绳网展销会上,山东金冠网具有限公司的智能网箱新产品受到客户青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书峰说,绳网内嵌5G信号传输导线,如同给渔网装上“神经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温度、盐度等养殖环境数据。
当地绳网企业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坦言,近年来绳网产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成长的烦恼”,如房地产下行导致占比较大的建筑绳网需求不振,同质化竞争加剧带来产品附加值偏低,行业高端人才难引进,品牌知名度不高等。为此,惠民县通过技术创新、跨界融合、全球布局,推动传统绳网向新型绳网转型,传统制造向高端研发升级。
不少企业通过研发中高端绳网产品开拓出新的市场。山东滨州安惠绳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消防逃生绳,拉力强度、耐腐蚀性等指标在行业领先,防火性能获国家3C认证,相关产品销量增长300%。山东省惠民县兴畅化纤绳网有限公司近两年推出游乐绳网、家居绳网等新产品,公司建筑绳网占比从90%降到40%。
既拓展新场景,又开拓新领域。2009年开始做绳网的山东滨州腾龙化纤绳网有限公司,原来专注于建筑遮阳网、安全网的生产,受传统绳网市场饱和影响,2024年企业主动转型,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标准化篷布生产车间。公司经理李延振说,公司还加快系统化研发,推出的阻燃篷布、荧光篷布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惠民县还推进“互联网+绳网”双网融合,建成绳网产业数字化互联网平台“汇绳网”,发展淘宝村29个,绳网电商数量达3200家,年线上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引领产品走出去、卖全球。电商平台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吸引“网二代”“网三代”青年返乡创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针对绳网产业引才平台少、高端人才引进难等问题,惠民县整合利用高校院所、专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建成国内首家绳网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首家绳网标准化技术中心和滨州市首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一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海洋养殖网箱、再生聚酯纤维网具等53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惠民县还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支持新型绳网产业发展的12条措施,推出“绳网贷”金融产品,2024年贷款金额达17.08亿元,惠及绳网企业及加工业户2200余家。
加速聚链成势 冲刺千亿元产业
山东金冠网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块状聚乙烯原料经高温熔融,拉伸出晶莹的丝线,在数控经编机的精准编织下,化作一张张网眼匀实、韧性十足的绳网产品。“之前1人只能盯1台经编机,现在1人能看3台,设备改造让效率大大提升。”李书峰说。
中游制造环节的设备更新,是惠民县以“链式思维”推进绳网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经过改造,数控经编机效率提升3倍,工人轻点屏幕就能精准调控,全县绳网产品合格率从3年前的85%提升到现在的98%,培育了马德里国际商标、“好品山东”等50多个驰名商标、优质品牌,主导、参与编制了《密目式防护网》《绳网术语》等26项生产标准。
依托制造环节优势,惠民县正向绳网产业上下游两端发力。惠民县委常委、副县长霍清林说,具体来看,上游瞄准原材料供应、仓储物流等进行精准招商,下游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场景延伸、应用提档等方式,向“绿”丰富农业用网等产品种类,向“蓝”扩展海洋用网、体育用网产品,打造链条完整的绳网特色产业集群。
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当地还谋划建设中国绳网产业新城,主要建设48个产城融合项目,包括创新中心、智慧园区、物流基地、产业大脑等。项目建成后,将深度耦合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生态链、智慧链,为绳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
“惠民县将在技术变革前沿中转型升级,实施智转数改、设备更新,加速把科技、产业、人才优势转化为绳网产业核心竞争力。”惠民县委书记王玮说,通过绳网产业聚链成势,当地正加力塑造千亿元级绳网产业集群。
编辑:毛娜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