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创新政企沟通渠道 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触达
黑龙江省聚焦惠企政策落地、融资难题破解等企业急难愁盼,通过畅联政企沟通、强化数字赋能、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政务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新华财经哈尔滨9月5日电(记者梁冬)黑龙江省坚持把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聚焦惠企政策落地、融资难题破解等企业急难愁盼,通过畅联政企沟通、强化数字赋能、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促进各类要素集约集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架起“连心桥” 共筑亲清生态圈
“政商沙龙帮我们打通物流堵点,还量身定制金融方案,使我们的结汇成本降到1%以内,这服务太到位了!”宁安恒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牡丹江市“政企同心、亲清雪城”政商沙龙的实效。截至今年8月底,该沙龙已举办77期,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部办结,成为政企良性互动的“直通车”。
牡丹江市秉持“服务至上”理念,建立“领导包保+专班+首席服务员”机制,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精准服务,用面对面沟通破解以往政企间的”梗阻”问题。牡丹江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吴叶说:“开放式沟通让政企距离更近。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信任积累的过程。”
在齐齐哈尔,“产业会客厅”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当地构建“问题收集—梳理建账—政企协商—交办处理—跟踪反馈”全链条闭环体系,让企业诉求有处说、有人办、有回音。在首期“产业会客厅”座谈会上,14个企业难题被现场登记,由市工信局牵头形成责任清单,最终全部化解。企业家们表示,“产业会客厅”搭建了高效的政企沟通桥梁,这种“零距离”服务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产业会客厅’畅通了政商沟通渠道,为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树立了样板。”齐齐哈尔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孙阳说。
如今,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正在黑龙江省加速构建。据统计,2024年黑龙江省2.55万名领导干部包联企业35.4万户、项目4985个,解决企业各类诉求问题1.17万个,实现重点企业“应包尽包”;累计开展“政商沙龙”活动1.9万次,反馈经营主体意见建议2.7万个,解决企业提出问题9321个。
信用体系建设同步发力。黑龙江省全面推行“信易贷”,截至2024年底,全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实现放款2324.16亿元,“信用代证”改革替代证明2959份,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步提升。在第六届全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黑龙江省15个参赛案例和视频作品获奖。
数字化赋能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以前总担心错过证照续期时间,现在政府主动发短信提醒,连操作指南都附上,真是太贴心了!”近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一家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收到了证照到期提醒短信,对这项新服务赞不绝口。这正是建华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数字政务改革为抓手,创新推出的“政务暖铃”服务带来的新变化。
针对证照逾期这一企业“痛点”,建华区以数字政务改革破题,上线“政务暖铃”平台,率先打通证照管理系统壁垒,自动抓取企业主体名称、统一法人信息、证照有效期等关键数据,联动多部门后台数据进行精准校验。
更暖心的是,平台对接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库,企业收到证照临期提醒短信时,详尽的办理条件、材料清单以及便捷的网办平台入口等信息同步送达,实现了“一看就懂、一点即办”。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区委书记韩大勇说,“政务暖铃”服务的核心优势在于“主动”与“智能”,让为企服务从“柜台内”延伸至“指尖上”,政策红利不再“看得见摸不着”,而是精准推送、触手可及。
“政务暖铃”是黑龙江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缩影。目前黑龙江省已全面建成数字政府“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形成30项共性支撑能力,通过“数智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费用最低、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特色营商品牌。国家部署的第一批13个、第二批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均上线运行,改革整体完成情况处于全国第一梯队,“退休‘一件事’”和“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推广。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还自主创新了437个龙江特色事项,构成了黑龙江省45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矩阵,政务效能持续跃升。
创新见实效 政策红利可感可触
“从提交材料到拿证,才35分钟!”哈尔滨市民刘先生通过企业登记专属平台办理公司设立事项,不到10分钟就收到审批通过短信,对这样的办事效率惊叹不已。
这样的便捷,源于黑龙江省以市场主体“可触可感”为切入点,加大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市场准入领域,黑龙江省企业开办8个事项实现“1套材料、1个环节、0.5天、零成本”办理;工程项目审批中,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较2021年的90个工作日压减至65个工作日内,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
为使政策直达快享,企业可感可及,黑龙江省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向785.96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等信息,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再到“政策落地”全环节提效;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截至2024年底,累计减轻企业负担48.81亿元。黑龙江省惠企政策服务平台还将惠企政策细化为财政支持、创业扶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14类,截至2024年底,梳理现行有效“直达快享”政策事项757条、“免申即享”政策事项482条,累计发布政策事项2501条,兑现金额28.56亿元。
融资服务同样“精准滴灌”。全省建立重大项目“金融顾问”制度,一对一对接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推动实现金融政策、金融服务“双直达”。截至2024年底,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吸引189.18万家经营主体、1819家金融机构入驻,融资放款2276.94亿元;新一轮省级“双稳基金”投放233.2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1万户。同时积极开展“银税互动”,已累计为3.2万户次市场主体发放信用贷款300.2亿元。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