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辽宁大连:规划引领更新赋能城市发展

新华财经|2025年09月08日
阅读量:

近年来,大连市以构建全要素保障体系为引领,聚焦空间资源优化、功能品质提升等方面不断发力,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向纵深发展。

新华财经沈阳9月8日电(记者李宇佳)今年7月,大连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名单,未来将获得最多8亿元财政补助,用于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近年来,大连市以构建全要素保障体系为引领,聚焦空间资源优化、功能品质提升等方面不断发力,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向纵深发展。

城市体检发现问题短板

上下班道路是否通畅?小区是否落实垃圾分类?街区是否具备公共活动空间?8月,大连市聚焦“好住房、好小区、好街区、好城区”四大维度,全面启动城市体检工作,对17个街道、270个社区、1147个小区近1.63万栋住宅开展体检,查找发展短板。

自2020年全国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以来,大连市已连续六年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样本城市。“这说明大连在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体检,不仅能验证出城市更新的成果,也能为后续发展提供精准的方向指引。”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东北沿海的龙头城市,近年来,大连市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目标。自2021年起,相继出台《大连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大连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并编制《大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逐步建立起政策、机制、资金等全要素保障体系,推动城市更新走向系统化、规范化。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有效发挥杠杆作用,不仅能缓解融资瓶颈、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还将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集聚,推动城市发展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

多措并举改造人居环境

大连市以存量“创新”与存量“焕新”为主线,提出“发展创新·城市焕新”的城市更新总体目标,“活力创新、幸福宜居、人文海湾、绿色生态及韧性智慧”五大愿景,“一湾两极、五廊多点”的城市更新结构布局。

聚焦空间资源优化,大连市全力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截至2023年11月,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036万平方米,惠及29万户居民,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计划改造任务。其中,甘井子区泡崖街道玉胜社区等6个小区被评为省级示范项目;金普新区安居小区入选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典型案例。

同时,大连市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冰山慧谷、三十七相、1983创意园等老旧厂区、街区改造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其中,由大连冰山集团搬迁后原址改造而成的冰山慧谷,不仅保留了原来旧工厂的建筑风貌,还融合了制冷主题展馆、文创街区、冰上运动场等多种业态。冰山慧谷项目也获得“国家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聚焦功能品质提升,大连市还统筹推进完整社区试点工作,先后完成23个完整社区试点验收,沙河口区兴新社区等入选住建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中山区林海社区入选《辽宁省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十四五”期间大连市编制实施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方案,截至目前累计改造地下管网4849公里;获批地下管网“两重”项目36个,总投资61.8亿元。“两新”方面,大连市成功争取国债资金5亿元,对3338部住宅老旧电梯进行更新。其中,2024年度1217部住宅电梯更新已完工1100余部,预计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

为调动各地区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大连市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分行组建了城市更新项目谋划专班,指导县区谋划项目,采取“保姆式”服务,深入宣讲融资政策、跟进项目实施,针对个性问题一事一议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稳步向前。

久久为功打造“大连模式”

大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时期,大连市将聚焦大连发展转型和城市焕新两大更新主线,以城市更新项目为载体和抓手,突出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产业导入,全面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

一是打造城市更新体系四梁八柱。探索打造“1+3+N”具有目标导向和大连特色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完成《大连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优化项目、资金、用地三个关键环节,制定出台N项配套制度,打造城市更新“大连模式”。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围绕城市更新示范行动,拟实施项目53个,匡算总投资66.4亿元,主要包括建设“厂网一体”系统治理、老旧片区更新和基础设施智慧协同三个示范样板区,打造一批有地区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同时,积极申请中央各类补助资金,统筹实施城市危旧房、城中村、老旧小区(街区、厂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力度,落实城镇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逐步提升星级绿色建筑比例。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

三是持续谋划城市更新项目。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考虑民生、安全、发展等要素,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品质提升。紧盯国家政策和资金导向,积极推动大石化、机车厂等重点项目,积极发挥城投集团等国资平台的作用,提高项目谋划包装质量,加大项目储备数量,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的良好局面。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