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加速改革重组 “村改支”有利多方共赢
2022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村改支”是主要路径。“村改支”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提升了金融服务质效,实现了多方共赢。
新华财经济南10月17日电(记者贾云鹏)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银行在服务当地经济、支农支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规模小、品牌弱、抗风险能力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金融服务效能亟待提升。2022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就有超100家村镇银行完成吸收合并重组,其中“村改支”是主要路径。记者采访了解到,“村改支”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提升了金融服务质效,实现了多方共赢。
村镇银行改革重组稳步推进
9月,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广州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兴宁珠江村镇银行。早前,四川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恒丰银行收购广安恒丰村镇银行并设立恒丰银行广安分行和恒丰银行广安前锋支行。
今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重组的案例频现。6月份,重庆江津金融监管分局同意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工商银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7月份,山东金融监管局同意解散济阳北海村镇银行、山东历城圆融村镇银行、德州陵城圆融村镇银行等7家村镇银行,其资产、负债、业务及各项权利义务分别由济宁银行、济南农商行等承接。
近年来,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中小银行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有4家村镇银行因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2023年,村镇银行改革提速,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全国近100家村镇银行解散。
进入2025年,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加速推进。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发现,截至8月15日,全国年内完成吸收合并重组的村镇银行数量已达100家。
自身发展和政策导向推动改革加速
山东一名原村镇银行负责人认为,村镇银行加速改革重组的背后,是自身发展和政策导向双重作用的结果。
从自身发展看,村镇银行平均资产规模远低于城商行和农商行,普遍面临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近年来国有大行采取下沉战略,进一步挤压了村镇银行的生存空间。
此外,村镇银行经营还面临较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结果显示,参评的436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高风险机构有337家,其中村镇银行达132家。
“村镇银行需要通过改革重组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增强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山东农商行系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从政策层面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重组。此外,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被列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六大重点任务之一,要求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发文指出,稳慎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主发起行管理能力。
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山东是村镇银行大省,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126家村镇银行。山东提出,村镇银行改革重在“精简数量、优化布局”,按照“法人转分支”总体要求,综合运用母行吸收、收购兼并等模式,有序推动改革重组。其中,山东辖内农商行在省内发起设立的59家村镇银行,目前已完成15家改革重组。
“通过吸收合并、收购等方式改组村镇银行,可以更有效率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化险。”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速度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将整体减少。
“村改支”有利多方共赢
目前村镇银行改革重组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改制为异地分支机构;二是被其他金融机构收购兼并改制为分支机构;三是以新设合并方式参与组建新的银行;四是多家村镇银行合并重组为一家;五是市场化退出。其中,“村改支”成为村镇银行重组的主要路径,山东农商行系统已完成的15家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均采用这一方式。记者日前走进山东部分村镇银行改制后的营业网点,现场感受“村改支”前后的金融服务变化。
2024年11月,垦利农商银行收购兼并垦利乐安村镇银行,这是山东省村镇银行改革重组的“第一单”。收购兼并后,垦利农商银行由原来的32家经营网点扩充到36家,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120.5亿元、82.1亿元。垦利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说,改革重组后,银行金融服务、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等方面能力水平均得到全方位提升,原村镇银行的客户在办理存取款、贷款、结算业务等方面,可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更多了、效率更高了,是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改革重组后,垦利乐安村镇银行黄河口支行成为垦利农商银行新安分理处,客户周英勇经历了改革重组前后业务的变化。“之前办贷款需要提供纸质材料,手续很麻烦。现在通过手机银行,30万元消费贷几分钟就到账了。”他说,相比村镇银行,农商行业务种类多、贷款品种全、利率低、放款快。原村镇银行的一位老年客户也有相同感受:“以前村镇银行网点少,办业务得跑大老远,现在全县农商银行网点都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
村镇银行改制不仅是资产的重组,更重要的是人员的整合。山东辖内农商银行在吸收合并村镇银行过程中组织了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全面培训,为员工快速融合奠定了基础。“从村镇银行中层到农商银行员工,现在平台更大了、环境更好了、流程更合规了,服务功能更强了。合并以来,我先后从事柜员、客户经理,还入围了总行后备人才库,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原垦利乐安村镇银行财务负责人说。
“整体来说,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实现了多方共赢。”山东省农信联社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农商银行看,吸收合并村镇银行后,农商银行的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让更多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从客户角度看,农商银行能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长期关注村镇银行改革的一名业内人士说,村镇银行改革重组的持续推进,必将进一步盘活低效资源、释放金融动能,优化机构空间布局,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更健康、更具韧性、更能专注服务当地县域经济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质效。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