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试点引领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截至9月末,滨海新区已明确全部试点企业513家,完成总改造目标96%,其中已签署改造合同企业499家,已组织开展入企评测验收项目331家。
新华财经天津10月17日电(记者李亭)天津市滨海新区自2023年纳入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以来,打造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建设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8个,搭建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8个,打造“链式”赋能平台,有序高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截至9月末,滨海新区已明确全部试点企业513家,完成总改造目标96%,其中已签署改造合同企业499家,已组织开展入企评测验收项目331家。
示范引领打造转型标杆
无人化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有序穿梭,高压绕线机高速转动自动排线,压装机器人来回转身拧着螺杆……这是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的“常”景。
在这家公司的数字化厂房内,令人眼前一亮的高端智能科技应用还有不少:机械臂检测设备、智能试验站、AI检测技术……依靠数字化工厂人机配合,干式变压器的生产效率和质检精准度都有大幅提升,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测量无需人工干预,AI识别精度能达到0.1平方毫米、正确检出分辨率达到99%以上。
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化工厂重点打通了订单、技术、生产、交付之间的数据流,实现了OT(运营技术)与 IT(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形成了从技术标准到数采检验的质量管理闭环,创新优化了立体仓储、生产工位的精准物流配送、设备在线管理、人机系统互联互通等多个生产环节。同时,数字化工厂所有区域均建立了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MES(生产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所有系统的互联互通。
这是天津滨海新区打造数字化标杆企业的缩影。截至目前,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另有25家企业获评天津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这些标杆企业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其中,特变电工打造以“互联协同、透明智能”为特征的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实施后基地产能倍增,交货期缩短三分之一,运营效率提升25%。为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滨海新区组织多场现场观摩学习活动,100余家转型意向企业参加,后续试点参与度达90%以上。
“链式”赋能构建转型平台
推动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滨海新区鼓励龙头企业打造链式服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转型;支持产业集群、园区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共性技术服务能力,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门槛。
例如,联想新视界积极动员集团内联想创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联想开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至像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转型试点。其中,联想开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了国产化计算机供应商协同平台链式转型项目,带动310家国产化计算机供应商开展数字化转型,实现链上企业提前获取订单信息、提前备货,提高来料准时率,供应链响应速度提高20%,有效助力联想集团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
无独有偶,北塘湾新型产业智能制造协同发展链式服务平台已累计接入企业超40家,数字化赋能服务上下游企业20余家,链上企业产品合格率提高5%,研发协同效率提升7%,企业库存成本下降8%,服务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
为破解数字化服务商产品供给与企业转型需求不适配问题,滨海新区通过公开遴选集聚92家数字化服务商为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咨询诊断、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私有云平台等服务。
此外,滨海新区打造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为试点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提供政策宣传、供需对接、评估诊断等公共服务,满足供需双向自主选择。平台创新开发“政策云计算”匹配服务功能,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试点中小企业536家,92家数字化服务商累计发布各类数字化服务和产品574个。
滨海新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挖掘试点行业链式转型模式,梳理“链式”转型典型案例,形成以龙头企业和园区集群引领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
协同搭建转型服务生态体系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不少企业面临资金投入大,转型见效慢等“阵痛期”。对此,滨海新区立足当地细分行业实际情况和试点目标,坚持项目管理一条主线,推动供需两边适配,通过点、线、面转型路径,梯度培育二三四级企业,由政府、综合管理服务商、行业型主承包服务商、场景型服务商四方协同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方明确任务目标、规定资金使用方向及服务内容,共同承担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同时,滨海新区发挥惠企“政策包”优势,用足用好天津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工业企业上云、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场景等政策,多层次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产品包括高速并联机器人、协作码垛机器人等。公司相关负责人施凤财说,企业多次获得制造业高质量应用场景资金补贴和相关科技项目的立项及研发补贴,增强了研发能力;企业研发出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的物料抓取机器人,备受市场关注。
数字化转型也离不开人才支持,滨海新区围绕企业需求,在常态化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形成“转型需求+人才引育”培训新模式,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提出引育建议,已为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奥博特塑胶电子有限公司等试点企业引入数字化专业研发人才。
滨海新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动态跟进数字化转型实施进度,严把评测验收标准,持续优化评测验收机制,提高评测验收效率,确保滨海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规范、高效、有序、高质量推动。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