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综合实力连续16年领跑安徽,肥西做对了什么?
合肥市肥西县发挥省会近郊县及地处合肥都市圈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提质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聚链成势,探索县域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之路。
新华财经合肥11月5日电(记者 王菲)县域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作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县,合肥市肥西县发挥省会近郊县及地处合肥都市圈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提质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聚链成势,探索县域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之路,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县榜单,县域综合实力连续16年位列安徽首位。
向新提“智” 从“制造大县”迈向“智造强县”
高大的机械臂上下翻飞,轻松抓取门板件,只需102秒,全车四门被精准安装到位,在AI智能算法与定位技术加持下,装配合格率达100%……在位于肥西经济开发区的尊界超级工厂里,1800台机器人正在高效工作,与此同时,数字孪生工厂如影随形,以每秒30万条数据的速度将产线数据源源不断汇聚到云端工厂“大脑”,每台车辆“出生”的全部细节都被记录在“数字档案”中。
这座总投入超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以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潜能,成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上的又一重要增长极,也是肥西向“智造强县”转型的一个缩影。
坚持产业强县理念,肥西县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抓手,以“5+X”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加快从“制造大县”向“智造强县”转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光储等产业迅速发展,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4.6%、47.2%。
“我们积极推动江淮汽车与华为开展战略合作,尊界超级工厂生产的首款豪华国产新能源车平均售价近百万元,上市之初就吸引了大量年轻买家。”肥西县委书记沈校根说,市场认可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同时,也验证了传统汽车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势在必行。
瞄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肥西县持续强链补链,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新提“智”。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深耕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研发与制造。“市场瞬息万变,我们在肥西设立研发中心,可以快速响应主机厂的需求。”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安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王名席说,安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肥西周边聚集了江淮、比亚迪等多个整车厂,得益于当地日益完备的产业生态,公司市场拓展步伐加快。
肥西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琳说,目前,肥西县域内聚集新能源汽车链上企业近200家,其中规上企业83家,产业链覆盖整车、三电系统、汽车安全、底盘车身、内外饰件、后市场、智能网联等领域;所有项目达产后,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2000亿元。
优化产业生态 “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有机结合
今年,福耀集团安徽生产基地项目、瑞典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奥托立夫在皖首个工厂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在肥西相继投产。这些产业项目补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了肥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为肥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奥托立夫经过7轮遴选,最终选择我们。这些知名外资企业在国内落地,最看重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肥西县投资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刘露说。
以改革促发展,肥西县通过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县域经济动能转化。
“作为奥托立夫的‘局长服务员’,企业建设、运营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由我对接相应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张琳说,肥西将服务贯穿到每个落地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肥西县创新实施“5个一工作法”,通过基金招商、场景招商、招投联动等多元“打法”,加快补链强链优链,持续完善产业生态。
“在企业业务转型的关键节点,当地产投部门通过1500万元的股权融资,及时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安徽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鹏说,落地肥西以来,公司加快“制造+服务”双轮驱动,目前充电桩服务已顺利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第二曲线。
“这份招商‘秘笈’是我们汽车专班成员跟着整车厂及其供应商,一点一滴学习的结晶。”张琳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由汽车专班自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细分图谱。在这份图谱里,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底盘车身三部分如剥洋葱般被层层细分至每个关键零部件,与之对应的头部企业及细分赛道“小巨人”企业的招引可能性被详细分析。
“通过在经济主战场‘真刀实枪’的磨炼,我们培养了一批产业感知力、难题破解力、执行落实力突出的人才队伍。”在沈校根看来,区位优势不如干部优势,政策优势不如服务优质,将“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有机结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今年上半年,肥西县新签约项目17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1个,同比增长227%。
经验与启示
新发展阶段,如何突破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动能不足、人口流失等问题,决定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肥西县立足自身实际,在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抢抓机遇推动县域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突围之路。
——借梯登高,抓住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机遇。
安徽省拥有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优势。作为毗邻省会合肥的近郊县,肥西依托合肥都市圈区位优势和多重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一手抓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质生产力,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肥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抓住企业、科创平台、科技人才、科创基金四个创新要素,构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肥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95家,各类企业研发平台23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入孵企业超500家,累计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43亿元。
肥西县在安徽省率先推出肥西“人才码”服务,为4500余名人才及亲属提供免费停车、免费观影、免费旅游等贴心服务,通过平台聚才、赛事选才、服务留才等方式打造人才“强磁场”,激活创新动能。
——融合发展,坚持“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相结合。
肥西县加快科技、教育、产业协同发展步伐。今年上半年,由18家院校、企业组建的肥西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装配融合共同体成立,一批院校、企业的技术能手、行业骨干走上讲台,成为产业导师和行业名师,这种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成为贯通“专业—产业—就业”的新通道。
今年以来,肥西新增大学生就业1.0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数据显示,近年来,肥西县常住人口年均净增长约2.3万人,其中15至59岁劳动力人口占比69.5%。
沈校根说,县域经济要立足区域资源要素禀赋,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空间优化、人口集聚良性循环,通过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