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浙江:向“新”而行激发消费动能

新华财经|2025年11月27日
阅读量:

浙江近年来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快探索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通过“以旧换新”促进商品消费,优化供给扩大服务消费,有效丰富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动新需求与新供给良性循环。

新华财经杭州11月27日电(记者吕昂)坚持扩大内需,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当前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的重要抓手。围绕提振和扩大消费,浙江近年来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快探索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通过“以旧换新”促进商品消费,优化供给扩大服务消费,有效丰富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动新需求与新供给良性循环。

扩消费政策发力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消费连接着千行百业与千家万户,投射出经济的活力与暖意。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万亿元,同比增长5.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5.3%,餐饮收入增长4.6%,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以旧换新”政策方面,浙江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4.2%、57.0%和14.9%,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超50%。同时,线上消费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3.4%。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补贴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相关政策也精准切中了消费者对绿色、智能、健康生活的升级需求。

服务消费有序扩张,是浙江消费的一大亮点。“后亚运”时代,场馆利用持续火爆,赛事、演艺精彩纷呈,“浙BA”等新品牌活动更实现文旅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拉动门票、餐饮、景点消费等全链条增长。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浙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0674亿元,同比增长6.0%,对经济增长贡献约3.5个百分点。

当前,浙江正聚焦打造新消费热点、提升消费品质。该省财政部门统筹中央和省级有关商贸专项资金,助力杭州、温州等地发展商贸流通新模式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省内多地聚焦首发经济、市集经济等新业态和餐饮旅游、体育赛事等地方特色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安排财政激励资金等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激发地方消费潜力释放。

例如杭州出台《杭州市大力提振消费 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配套政策,大力鼓励引进全球首店和亚洲首店,对支持打造智慧商圈、智慧商店、高品质步行街或特色商业街的,给予激励或支持;嘉兴、衢州、舟山等地聚焦古镇、特色餐饮、体育赛事等地方特色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游客消费需求;湖州财政大力支持生态旅游、绿色民宿等,吸引大批游客领略美丽乡村的魅力。

浙江省商务厅表示,该省将通过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提质商品消费,推动体验升级、业态升级、消费升级,打造引领消费转型升级新高地。

把握新需求 创造新供给

机器人拳击手见招拆招,引得观众连声喝彩;智能眼镜、陪伴型机器人亮相“新特产”店铺,体验、消费人头攒动……今年10月以来,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未来科技体验中心、机器人未来世界等新业态持续扩容,成为不少人在杭州游览、消费的新景点,仅国庆假期就吸引游客5万人次,实现营收超百万元。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正是激活消费新动能的关键。事实上,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前身文三街曾是当地最负盛名的“数码一条街”,但随着时代变迁,产业结构低端、消费环境体验差等问题逐渐暴露。为此,当地探索将智慧科技与美好生活连成一片,深挖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将原有电子市场模式升级为娱乐体验综合业态,以“元宇宙与烟火气”“未来生活实验室”等概念重焕新生。

不远处的古荡工业园区,由国际知名设计师操刀改造旧厂房、美化街区,引入时尚艺术、书店影院、咖啡茶饮等流行业态,应运而生的天目里很快成为杭州消费新地标,不时更新的展览、市集持续带给游客新鲜感和氛围感。在杭州,许多消费场景正是通过改造提升,定义着新的生活方式。如古荡菜市、文二菜市等农贸市场,通过硬件有机更新、引入多元业态、举办阅读沙龙等跨界活动,重新赋予日常消费以文化价值,让年轻人也成为了菜场的常客。

在浙江省新消费品牌研究院院长张雷看来,当前新消费正呈现融合共进的趋势脉络,例如外骨骼机器人、AI智能眼镜等创新产品让科技更有温度,气泡黄酒、非遗美食等国潮产品从符号复刻进阶为价值焕新,疗愈食品、陪伴机器人呼应年轻群体的情绪价值,健康需求更是覆盖渗透到衣食住行全场景。“融合科技温度、文化深度、情感厚度、健康理念与无界场景的新供给,才能更好地赢得消费市场的新需求。”张雷说。

消费、产业互融共促 释放新活力

业界认为,新消费是引领本轮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各地持续推陈出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也是区域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结合地区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联动消费、产业互融共促,将成为释放增长动能的有效路径。

浙江作为消费大省、制造大省,拥有家电家居、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社会研究室副主任吴瑶等专家表示,新消费要与本地特色产业耦合共生,培育壮大本土创新的消费品牌;在集聚外部知名品牌、品类时,要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培育,从而做大消费和产业生态圈,“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

一方面,建议通过制度性供给创新消费新场景。各地应进一步出台新消费专项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如助力杭甬温等重点城市提升消费领域国际地位,依托智慧商圈、高品质步行街、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等平台载体,集聚消费新业态,并推动培育县域下沉消费市场。通过奖励性政策引导省内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等引入与地方文化特色相适应的首发、首店、首秀、首展活动,以丰富的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

另一方面,深化新消费与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模式。如推动杭州、宁波加快集聚首发经济等新消费领域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鼓励第三方机构、平台、协会等利用自身资源和渠道优势,对接招引国际品牌、知名品牌首发首店,做强服务生态圈。同时,支持浙江老字号、本地消费品牌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发掘培育一批有本地特色、有产业支撑的特色品牌,借势发展国货“潮品”等新消费趋势,依托浙江直播电商、快递物流等优势,打通新业态与商品服务供给“人货场”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新消费体验。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