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辽宁如何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样本

新华财经|2025年11月28日
阅读量:

辽宁近年来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为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增长极。

新华财经沈阳11月28日电(记者崔师豪)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在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重镇,其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有着深远影响。辽宁近年来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为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增长极。

强一产:分层式海产养殖打造长海县立体化“蓝色粮仓”

长海县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东北地区唯一海岛县,海域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县由195个海岛组成,其中有居民海岛18个。长海县主导产业有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海岛旅游业,拥有长海海参、长海鲍鱼、长海虾夷扇贝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充分发挥海域资源效益,缓解养殖行业用海矛盾,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长海县探索出依托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4层立体空间养殖模式,明确每层空间既可分别配置不同主体使用,也可为一个主体配置多层空间,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促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目前,长海县已确权用海面积达到808.7万亩。其中,养殖用海立体分层设权面积达到46.6万亩。通过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用海养殖户能够在海面、水体开展贝类、鱼类、藻类养殖,同时在海床进行鲍鱼、海参、虾夷扇贝、海胆、海螺等高经济价值品种的野生繁育和底播增养殖。

长海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文伟表示,让各类海产品按照各自的生长习性住进不同的海洋“楼层”,海域空间资源使用效益明显提升。据统计,长海县海域使用金征收额已连续两年突破3.8亿元(2023年3.92亿元、2024年3.88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超80%,显著提升海域资源资产价值,为海洋管理、生态保护和民生支出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2024年,长海县水产品产量73.2万吨,渔业产值100.9亿元、同比增长3.7%;培育了海洋牧场管护、生态旅游服务等新型职业渔民,促进渔业从业人员技能等级进一步提升;2024年上岛游客1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8%。

优二产:建平县从矿产之乡到“抢滩”宠物经济

朝阳市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常年干旱,但地下矿产种类繁多。目前县域内已探明有益矿藏55种,其中非金属矿藏28种。膨润土、珍珠岩等非金属矿藏储量大、质量好,因此,建平县有着“中国膨润土之乡”的称呼。

作为工业领域的“万能土”,膨润土日渐成为宠物用品制造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以膨润土为基础原料生产的猫砂产品因吸水性高、成本低、结团迅速,成为宠物用品市场的热销品。据统计,建平全县采矿权范围内膨润土保有资源储量2697万吨,已有探矿权范围内保有105.61万吨,远景资源储量2亿吨以上。全县拥有膨润土加工企业57家,年开采能力近100万立方米。这为建平县跳出矿产依赖、拥抱猫砂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过去一吨原矿只能卖百十来元,深加工后附加值翻了几十倍。”建平县祥瑞和膨润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从“采原矿”转向“搞技术”,依托丰富的矿藏储量,企业已形成从原矿开采到消费端研发的全链条模式,其产品覆盖宠物用品等30多个领域。

走进辽宁宠爱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机器轰鸣声、传送带运转声交织在一起,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公司车间主任张中阳表示,企业的猫砂产品主要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订单已排至明年。

另一方面,建平县还瞄准猫砂产业链的后端和价值链高端,在现有膨润土产业基础上,充分发挥建平农业大县的产业优势,探索将农产品转化为宠物食品的新途径,实现“一产变二产,二产变三产”的现代农业与宠物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以猫砂产业为核心基础,以宠物食品研发为突破,以宠物医疗、美容和用品等相关产业为支撑,打造完整优质的宠物用品产业生态圈。

朝阳建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瑞铮表示,下一步建平将全力推动猫砂产业研究院、宠物电商直播中心、宠物用品配套基地等宠物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落成后,预计年生产各类宠物猫砂产品300万吨以上,年产值超过30亿元。”郭瑞铮说。

活三产:国企改革激发本溪县域文旅产业内生动力

在携程口碑榜上季度公布的辽宁省赏秋景点榜单中,本溪老边沟风景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大石湖风景区包揽前三。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本溪县、桓仁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分别增长19.31%和32.43%。各种数据的背后,是本溪市近年来整合各市属文旅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结果。

按照《2024年本溪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要求,本溪市国资委通过整合市属文旅国有企业板块,于2024年2月27日更名设立本溪市枫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5月更名为本溪市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本溪文旅集团”),并实施股份制改造。目前,本溪文旅集团成为辽宁省唯一有2个5A景区、4个4A景区的文旅企业。据统计,今年前10月本溪文旅集团营收约2亿元,利润总额6800万元,核心景区接待游客增幅11.04%,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3%。

据本溪市委书记王永威介绍,本溪文旅集团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尤其通过股权置换这一核心举措,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首先是以股权为纽带,实现资源高效整合。用辽宁关门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辽宁五女山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桓仁枫林谷森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旅游企业51%股权对本溪文旅集团增资扩股,实现股权多元化。这避免了大规模现金支出对企业现金流的压力,降低了财务风险,同时使原本分散的县域旅游资源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消除地域壁垒和同质化竞争,实现旅游线路联动、客源共享、品牌共建,显著提升县域文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是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完善企业治理机制。通过引入三家县域旅游集团的股权,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股权格局,从单一的国有股权模式转变为多元股权共存的模式。三家县域旅游集团加入文旅集团后,能够借助集团的资金管理、品牌等优势,提升自身的运营水平和市场影响力。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