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把握冰雪经济未来发展的三大着力点
中国经济信息社智库读中国项目自2021年启动《中国冰雪经济研究报告》课题,今年为第二年发布。
新华财经北京3月17日电 中经智库今日发布智库报告《抓住冬奥机遇 掘金冰雪经济——中国冰雪经济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增长空间。大量的冰雪场地设施和冰雪装备制造业以及冰雪教育培训、冰雪旅游,使得冰雪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在国家专项政策的指导下,多省份出台地方性政策文件与规划,成为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值得注意的是,冰雪运动早已不是北方地区的专属,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等南方省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积极奔赴冰雪场,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比如重庆丰都县依托南天湖良好的冰雪资源,着力打造西南地区最专业的高山滑雪场,布局2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冰雪乐园,成功举办了多项冰雪主题活动及体育赛事。2022年春节期间,南天湖度假区接待32.91万人次,综合收入148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5.62%、423.82%。
报告指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仅仅是一个开始。冬奥红利仍将推动我国向冰雪强国转变,冰雪装备、冰雪小镇和冰雪产业国际化,将成为未来三大着力点。第一、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借着冬奥东风,多地已经敏锐察觉市场机遇,积极进行冰雪制造业布局。如河北张家口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第二、在冬奥会的影响下,冰雪小镇正由一体向多元发展迈进,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横向溢出效应加速了小镇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一体化的冰雪产业链。另一方面,纵向溢出效应使小镇全产业链协作发展格局升级,满足了大市场的产业发展趋势。第三、“冰雪丝路”建设的提出使得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旅游、冰雪装备器材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
报告建议,各地应紧抓机遇,从四方面探索后冬奥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第一、注重政策科学性、延续性。第二、加大科技赋能,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三、塑造市场活力,积极培育冰雪消费圈。第四、打造冰雪人才高地。
据了解,中国经济信息社智库读中国项目自2021年启动《中国冰雪经济研究报告》课题,今年为第二年发布。报告旨在记录当下中国冰雪经济发展现状、分享中国冰雪经济的创新故事,并为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建议。
该报告登载于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智库读中国专刊第30期。
监制:曹杰
执笔:刘梦瑶
参与调研:
中国经济信息社重庆中心 黄志明、陶冶、马兵、包杰
吉林分社 王晓林
辽宁分社 李宇佳
北京分社 张超
天津分社 王宁、李亭
山西分社 张磊
陕西分社 雷肖霄
编辑:曹杰
一读:米敬雯
视觉:刘冰
审签:金雷、张长安
《经济分析报告》是新华社经济智库核心品牌,提供中央政策权威解读、宏观和行业经济分析、地方案例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全年约50期,以文本形式寄送。
订阅电话:010-63073993
电子邮箱:zhanlvezixun@xinhua.org
编辑:米敬雯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