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智库报告】如何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新就业群体凭借“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具备发现基层隐患、传递社情民意的天然优势,各地的具体实践也已初步展现出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经济信息社7月14日编发政务智库报告《如何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实现“双向奔赴”?》,主要内容如下: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催生出规模庞大的新就业群体。截至目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有8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1%。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日益成为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其组织动员能力、利益诉求表达与社会稳定发展紧密相连。
作为数字经济的主力军、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新就业群体凭借“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具备发现基层隐患、传递社情民意的天然优势,各地的具体实践也已初步展现出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但与此同时,新就业群体的组织化程度低、权益保障滞后等问题,同样制约着其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分析师 李伟男)
《政务智库报告》是中国经济信息社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核心智库产品。报告围绕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提供智库支撑和决策参考,广受各地政务用户欢迎。全年约80-100期,以互联网和文本等多种形式提供。
联系电话:010-88052733,010-88052735
电子邮箱:zjsgw@xinhua.org
编辑:毛娜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