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自贸区 > 正文

浙江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新华社|2022年08月23日
阅读量:

2021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5亿元,过去十年年均增速达8.9%。地区生产总值从全国城市第16位跃居第12位,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新华财经杭州8月23日电(记者张璇)宁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浙江省“双城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是观察“浙江之窗”、感悟“中国之治”的重要一域。聚力“产业提质”、聚力“创新制胜”、聚力“主体培育”,宁波奋进谱写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新篇,推动壮大做优增强实体经济,续写“八八战略”精彩的宁波篇章。

记者从22日举办的“‘浙’十年·宁波”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宁波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十年。2021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5亿元,过去十年年均增速达8.9%。地区生产总值从全国城市第16位跃居第12位,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民族工业传统深厚的宁波,在百年制造业积淀的基础上,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成长为工业强市、华东先进制造业基地。数据显示,宁波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城市第7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居全国城市第1和第3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9.6%。

地处东海之滨的宁波,更是坚定不移锻造硬核力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放大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国内国际航线300多条,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居全球港口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居全球港口第三。

“运河出海口”“海丝始发港”这两张金名片,使宁波成为国内唯一一座兼具运河城市和海港城市双重特征的城市,培育了宁波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宁波近年来,高水平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第6位,全方位提升开放能级,充分发挥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功能。

在聚力创新方面,宁波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累计引进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300个。

宁波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十年精彩蝶变,滨海宁波乘风破浪、高歌猛进。面向未来,宁波坚决扛起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完)


编辑:王溯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