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长三角 > 正文

张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新使命和新机遇

新华财经|2023年08月17日
阅读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布了《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沪苏浙皖四省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布了《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这是继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沪苏浙皖四省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总体方案》的接力版、强化版、升级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面临新使命和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虹桥国际商务区“极中极”的功能定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方案》发布以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承载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全面提速,显示度、引领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为进一步放大“极中极”的“彩虹桥”效应,《政策措施》紧扣“功能复合型”这个关键词,提出打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功能,高水平发展“四个经济”,即高能级总部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高层次会展经济,加快打造功能复合型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

为此,《政策措施》提出了全球数字贸易港、“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等举措。其中,《政策措施》提出的“依托全球数字贸易港,加快培育发展数字内容分发和知识产权交易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的部署要求,高度符合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方面,《政策措施》专门作出部署,为虹桥商务区率先对标DEPA、CPTPP等国际高标准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规则,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创造了更多机遇。

二是虹桥国际商务区深化培育“大科创”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总体方案》对“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作了深入规划,《政策措施》深化了“大科创”培育举措,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四梁八柱”更加清晰。《政策措施》聚焦毗邻区、产业链、创新圈、交通网等,强化“一核两带”优势对接,提出了以“一核”辐射带动北向、南向拓展带,以“两带”特色功能支撑服务“一核”的清晰布局,明确支持苏州、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在标准和结果的互认互通方面,《政策措施》对标准结果的互认互通等作出安排,也对高新技术企业在虹桥枢纽区域内的互认提出更高要求。在科技和制度创新的协同联动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和测试结果互认互通,将有力推动该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在国际人才政策的复制推广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对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外国“高精尖缺”人才提供签证、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便利服务。在支持高层次开放平台的设立方面,《政策措施》对综合保税区和国际合作园区的发展提出明确支持

三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提升。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是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血脉。《总体方案》划定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7000平方公里区域并未涉及安徽省,虽然提及了“支持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但着墨总体不多。此次《政策措施》提出,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合肥、芜湖等长三角地区城市联动发展,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通、平台共建。

具体来看,一是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网络,对完善整个长三角的现代物流布局意义重大;二是组团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促进科技协同创新;三是推进有利于长三角科创能级提升的金融领域制度创新;四是打造长三角共建共享的“大会客厅”和“大演播室”。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国际人才招引和设立城市展示中心、研发中心、营销公司、外事联络处等功能性机构预留空间、创造条件。



编辑:米敬雯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