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钢铁 > 正文

数字化转型案例观察丨鑫达集团:构建“8+2+1”智能体系打造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典范

新华财经|2022年04月15日
阅读量:

近年来,河北鑫达集团加速探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通过集团化管控模式,构建起“8+2+1”智能制造体系,力争打造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新华财经北京4月15日电(杨丽 殷晴)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产业,长期面临高耗能、高排放等现实难题。新发展阶段,“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化转型是重要抓手,直接关乎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

河北鑫达集团(下称“鑫达集团”)是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的探索者和先行者,近年来结合“数字化”战略与钢铁行业现状,加速探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通过集团化管控模式,构建起“8+2+1”智能制造体系,并以精益管理为基础,围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对企业价值链进行重构,力争打造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集团化管控 三步走力争“从点到线到面到体”全面数字化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钢铁行业如何做到真正适应资源和环境两大约束?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通过加大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重塑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等。

鑫达集团是一家集矿产采选、地产开发、钢铁冶金及上下游产业链实体贸易为一体的全国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作为钢铁行业的排头兵,数字化转型起步早,从自身需求出发,采取集团化管控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业务、技术和组织三大领域相结合,在实时监控、资产管理、生产运行、能源管理、安全环保、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分析,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2020 年荣获“全国钢铁A级竞争力特强企业”“中国钢铁工业20强”等称号。

探索集团化管控模式。鑫达集团在财务、物流、工程、人资等方面集团化统一管理,同时由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牵头成立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统一规划设计集团及各子公司数字化转型方案,确保系统数据集成应用,同步成立采购、生产、销售、人事、财务各个相关系统推进组,负责不同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具体执行。

鑫达集团明确分三步走实现“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的全面数字化发展。第一步打造单个子公司数字化转型标杆,实现从单场景的人机互联,到一条产线的互联,到一个工厂的互联;第二步计划2023年实现全集团产业互联,将集团旗下所有公司业务贯通,进一步实现单公司经营向多公司协同经营的转变,实现集团资源共享、信息协同,形成一总部、多基地、多元化大型集团企业;第三步贯通钢铁端到端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数字化,实现集团与工业园区的互联和产业生态的互联。

为确保集团数字化高效推进,鑫达集团成立了专门负责推进集团数字化业务的子公司——河北钢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河北钢谷”),聚焦钢铁工业企业数智化转型业务领域,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双轮驱动,为集团提供数字化应用技术解决方案,解决在节能、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等。

据河北钢谷副总裁王松介绍,鑫达集团率先以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达钢铁”)为试点,实现了从采购端一直到销售端全业务版块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包括采购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物流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计量系统、质量系统、安全系统、环保系统、能源系统、设备系统等。随后以河北京东管业有限公司为集团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转型试点,目前也已实现信息系统全流程覆盖。

以鑫达钢铁为试点构建“8+2+1”智能制造体系

鑫达钢铁是鑫达集团成立的首个子公司,拥有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制氧、发电、污水处理等系列生产线以及配套环保节能设施,具有年产750万吨钢、110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在鑫达集团钢铁冶金业务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9年,鑫达集团明确率先以鑫达钢铁为试点构建“8+2+1”智能制造架构体系,即8大业务系统、2个数据池和1条智能产线,这也是鑫达集团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成果。

8大系统是智能制造框架的主要载体,包括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AM设备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与执行系统、LWS无人计量系统、LES物流管理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DAS数据采集系统、EC电子商务系统。这8大系统协调运作,组成了智能制造的根基。

2个数据池是指工艺大数据池和业务大数据池。2个数据池收纳采集了巨大且稳定的数据信息流,从工艺和业务两方面着手,提供关键、有限且昂贵的数据资源,为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

1条智能产线是指二炼钢厂智能制造生产线。目前已投入运行智能机械手臂11台,以及铁水包自动测温取样系统、连铸智能平台系统、大包无人平台系统、机器人钢坯喷号系统、型钢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等十余套智能系统。

该体系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同步,形成高效统一的整体产供销系统,实现按合同组织生产的采购、销售、制造、物流与成本精细化管理,并与财务系统无缝集成,支撑起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同时,为贯彻“面向客户、实现端到端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将产销和MES、电子商务和客户服务系统等相结合,拓展整体产供销供应链,实现“横向到边”的内外部供应链集成,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以订单为核心的产销作业流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服务价值;而“数据不落地”的要求促进实现“纵向到底”的业务系统高度集成。目前,该体系正逐步推广至全集团及下属子公司。

与此同时,鑫达集团以精益管理为基础,围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三方面对企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首先,业务全部信息化,做到互联互通、流程优化,用系统去管理人、流程、工作。信息化系统把企业内部的运行用这套信息系统全部管理规范起来,甩掉了企业以往可以看得见的帐、单、表、证,解决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流程效率问题;其次,数字化,这也是智能化的基础。数字化即让正确的数据及时出现在正确的人和机器面前。借数字化打通企业内部与外部、打通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重构企业的模式、流程。把企业的相关业务动作,迁移到网络环境下完成,使企业的运行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最后,智能化。随着集团信息化、数字化基础的铺垫,生产智能化和决策智能化等智能化应用也在不断加速,在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方面均实现智能化。

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多方合作 共谋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之路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近年来,鑫达集团与时俱进,智慧领航通过与众多数字经济领域“懂行人”合作,共谋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钢铁工业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2018年,鑫达集团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签订鑫达iMES系统项目,开启了智能制造征程。2020年,双方进一步签署智能制造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在鑫达集团智能制造总体规划,集团化、多基地智能管控体系实施,生产工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密切合作。

为加快数字技术应用,鑫达集团与华为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构建面向未来智能制造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加快“5G+工业智能”步伐。2021年,鑫达钢铁与燕山大学在生产工艺与数智化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组建了河北钢谷钢铁产业研究院,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精益管理与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研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实现数智化的管理提升。近期,河北钢谷与阿里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一朵“钢铁产业云”,合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更好探索数据赋能价值,鑫达集团与专注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领域的帆软软件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底层数据仓库体系,构建统一的、层次合理的、灵活的企业级数据模型,搭建鑫达钢铁数据分析平台系统,构建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应用集成体系,为综合分析系统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从而整体搭建智能制造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结合对外展示的大屏系统,将集团各业务系统数据打通,实现存储、抽取、转换、计算等数据系统全面管理,并可提供符合集团特色的数据分析功能。

未来,鑫达集团将坚持“创新绿色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以“精益智能”为手段,以“提质增效”为动力,以“品牌强企”为目标,继续聚集资源,携手合作伙伴,强化数字赋能、加速智能转型,塑造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完)





编辑:戴琳琳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