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开行首趟以来,开行量逐年递增。11月28日上午,X8155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德国汉堡,这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已累计开行十年,开行总量达20897列。
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将于11月29日投入试运营。新海客运综合枢纽项目和新海港交通综合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总投资50亿元,年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
截至23日18时,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1.6亿吨,已突破历年最高水平。今年以来,三峡枢纽共保障54.61万吨重点急运物资安全便捷过坝,护航214.71万人次旅客畅游三峡,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开放合作、共赢共享”为主题的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23日在深圳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58家涉海企业、机构和组织线下参展,参展数量同比增长超60%,其中境外展商超过100家。
以“开放合作、共赢共享”为主题的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深圳举行,目前已经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58家海洋领域重点企业、机构和组织报名线下参展,线下展商数量同比增长超60%,创历届新高。
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航运领域龙头企业、世界知名港口等参展参会。透过他们的展示、交流与合作,可以一窥我国航运业通达、先进、绿色的发展趋势。
16日开幕的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勋杰表示,天津港集装箱航线达到145条。
11月13日,满载着水泥集装箱的“兴港0066”轮从柳州港江口作业区5号泊位出港,柳州港江口作业区开港运营,柳州—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至此,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柳州集装箱班轮干支网络体系已经成型。
山东省政府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方案提出,未来两年做大做强新能源船舶产业集群,打造环渤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和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11月9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0.6,同比提升2.5%,海洋发展稳中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