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基层党建 > 正文

党建如何引领新型居住社区治理?上海交大师生调研有新发现

新华网|2024年09月18日
阅读量:

通过调研,上海交大师生发现,党建引领构建“新三驾马车”正破解新型居住社区治理难题。

当前以租赁居住人口主导的新型居住社区不断涌现,为一线务工人员、青年群体提供了优质租赁生活体验,同时促进了产城融合,增进了城市活力。

传统居住社区的治理模式是否可行?如何循因施策探索社区治理新思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陈杰教授和潘浩之教授带领下,调研了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馨逸公寓社区和城开·汇社区两个新型居住社区,发现通过党建引领构建“新三驾马车”正破解新型居住社区治理难题。

261132005814169601.jpg

上海交大“超大城市新型‘好社区’如何生成”暑期社会实践团

如何破解新型居住社区居民“汇而不融”的难题?实践团调研发现,在徐汇区漕河泾街道这两个新型居住社区,党支部在做好自身组织建设和增强党组织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核心作用,在租赁社区中构建了由实体党支部及党群服务站、产权运营物业联合体和住户委员会组成的“新三驾马车”与“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实践团团队成员介绍,漕河泾街道公租房党支部基于强化党群服务站空间的阵地建设、完善民主协商共议制度体系的组织建设和社群品牌活动的内容建设三者结合,通过党建融力、空间融距、治理融序和项目融情的“四融工作法”,在激活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缩小社区居民的距离感、降低陌生感,并在激活社群活动中赋能社会组织和发掘治理达人,做大治理根基,以点带面凝聚社区居民,让新市民和青年群体在社区里不仅享有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更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社区凝聚力、向心力和活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如何展开?实践团梳理出漕河泾街道公租房党支部对新型居住社区治理探索的新做法。

馨逸公寓和城开·汇社区都属纯租赁居住社区,按传统社区筹建立业委会和居委会难度较大。如何着手?漕河泾街道党工委从创新设立实体化公租房党支部入手,实现党和政府治理力量及治理资源向两个社区的扎根式嵌入。公租房党支部设1名党支部书记,2名支部委员和6名社区党员,作为社区治理权威主体发挥社区治理方向引领、资源统筹链接、主体联结凝聚等方面的优势,并与社区自治组织、运营方、产权方、物业方共建单位形成了“一核多元”的共建共治组织架构。公租房党支部履行政策宣讲、党员教育、群团建设、党建联建、便民咨询、志愿服务、协商议事和居民自治等8大工作职责,致力解决新型居住空间居民“急愁难盼”现实问题。党建融力下,多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共治。

新型居住社区住户以新市民为主,他们入住时间短、距离感强、融入感弱,如何提供社区互动平台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一现实难题,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党工委牵头打造漕河泾街道馨空间党群服务站,上海市徐汇区委组织部和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党工委共同打造徐汇区新型人才社区党群服务站,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阵地与基层社会治理阵地的有机融合,激发党群服务站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与治理功能,以空间载体促进社区公共性生产,为住户提供家门口的互动空间。

场地有了,运营时间如何调整才能让场地“活”起来?考虑到租赁社区住户群体工作生活的潮汐规律,党群服务站一改“朝九晚五”“做五休二”的常规运营模式,将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双休日全天开放午间不休,并想方设法增加住户利用公共空间的机会。在公租房党支部的带领下,党群服务站功能布局不断优化,打造会议、活动、休憩、阅读、正念室、情绪疏导等功能区,为住户互动交流、休闲娱乐和参与活动提供了空间支持。在空间融距下,住户融入感参与感显著提升。

新型租赁社区往往制度建设薄弱,利益整合难,容易陷入集体行动困境。馨逸公寓与城开·汇社区早期也存在社区共治规则不明的难题,集体行动发生难,制约了社区治理秩序建设,社区治理效能低。漕河泾街道公租房党支部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形成了“选题会-议事会-评议会”三级协商制度体系,公租房党支部、街道职能部门、住户代表、住户单位代表、运营方代表、物业服务公司、派出所等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和执行。党支部同时探索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制度,引导住户“走出房间、走进社区”,多元主体从“旁观者”变为社区事务的“参与者”。在治理融序下,多元主体集体行动困境破除。

新型居住社区往往社会资本禀赋不强,居民情感链接不足,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制约性瓶颈。在馨逸公寓与城开·汇社区,公租房党支部作为核心治理主体,带领社区工作者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定期开展租户需求调研精准掌握需求情况,在需求调研中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动员挖掘社区能人达人,打造了沪语学堂、葫芦丝竹笛、故事妈妈、跆拳道、馨愿梦想家等优秀品牌项目。项目活动中,社区居民自发利用各自特长和资源逐渐建立起“馨愿”志愿队伍,成为社区内生骨干力量。居民在项目活动参与中实现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社区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的同时,社区凝聚力也明显增强。项目融情保障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了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等公共价值共创。

 

编辑:黄楷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