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党建赋能强治理 多元共融促和谐
近年来,杭锦后旗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全方位社会互嵌新路径,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多元共治,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党员志愿者常来家里了解情况,医保手机缴费不会操作,就手把手教,还留下联系电话,叮嘱有困难随时找他们。”谈起如今的社区服务,杭锦后旗陕坝镇花园社区的李志忠大爷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近年来,杭锦后旗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全方位社会互嵌新路径。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多元共治,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党建强基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杭锦后旗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融合。创新实施“红石榴”协调议事会、“铁三角”治理、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机制,社区党建联建的纽带越系越紧。科学划分1166个网格,构建起“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的精细化治理架构,一站式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帮扶等服务,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服务在网格开展。
为破解治理难题,杭锦后旗打造“邻里”议事机制,建起13个“家门口议事厅”,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提升精准服务的到达率。“大家都看看,这是初步拟好的居民公约,说说还有哪些意见,修改后可就要执行起来了……”陕坝镇北环社区内,社区书记周达和辖区内的业主代表、居民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围坐一堂,共同商讨居民公约修订事宜,现场气氛热烈。
“陕坝大妈”开展飞线治理。(秦毅 摄)
志愿服务传递温暖力量。“陕坝大妈”“七彩虹”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街头巷尾,开展矛盾调解、帮扶弱困、信访代办等暖心服务。积分制、清单制管理和13个积分兑换超市的设立,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各部门志愿服务队累计帮扶困难群众205人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12件。
多元共治 绘就和谐稳定新图景
“环环相扣治理链,角角嵌入共治网。”陕坝镇西环社区书记王开封这样总结他们的基层治理实践。今年以来,已经排查隐患25处,帮办代办事项150件次,实现群众“微心愿”65个,慰问困难群众56人次,治理成效显著。
司法部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秦毅 摄)
杭锦后旗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若社区调解未果,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迅速介入,进行诉调对接,与法院形成良性互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截至目前,全旗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200余起。
此外,旗、镇、村三级均设立专业调解室,组建起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构成的调解队伍,推动多元力量下沉,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纠纷化解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构筑起牢固的基层稳定防线。(徐曼君 秦毅)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