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基层党建 > 正文

南安燎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激活城郊村强村富民新动能

新华社|2025年10月13日
阅读量:

这个紧邻泉州动车站的城郊小村,正借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星星之火”般的民宿产业,点亮成乡村振兴的“共富路”。

金秋十月,南安市丰州镇燎原村游人如织。红砖古厝与现代民宿交相辉映,书香、茶香与欢声笑语交织成景。这个紧邻泉州动车站的城郊小村,正借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星星之火”般的民宿产业,点亮成乡村振兴的“共富路”。

燎原村距泉州动车站仅数百米。过去,游客抵达后需绕道进入村里。如今,一条200多米的便道直通村口,解决了“最后几百米”难题。“现在客人走这条路来村里,又快又安全!”“有树民宿”业主沈老板说。国庆假期,他每天提前确认订单、提供出行建议,客房几乎日日满房。

同样迎来客流高峰的“半亩酒店”,入住率超过九成。“通过优质服务和周边游玩推荐,吸引了不少回头客。”业主谢老板说。江西游客仰先生说:“环境舒适,设施齐全,晚上还能在露台观星,真正体验到慢生活的惬意。”据统计,全村588间民宿客房,可同时接待1100余人,今年国庆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

燎原村民宿产业的兴起,源于党组织的敏锐把握。泉州动车站建设时,村里拆迁改造,不少村民各自经营农家乐,规模小、标准低、难成气候。村党支部书记王芙蓉在帮助乡贤解决旅客住宿问题时,看准民宿产业潜力,带领“两委”谋划转型。“乡村振兴不能靠群众单打独斗,必须由党支部领航定向,把群众组织起来,变‘你和我’为‘我们’!”王芙蓉说。

在党支部主导下,燎原村成立旅游发展专业合作社,书记任理事长,党员骨干担任理事。党员干部带头入股,深入农户宣传政策、分享案例、帮助算账,最终带动95%以上村民民宿业主参与。闲置房屋被统一流转,盘活面积达3万平方米。村集体与企业合资组建公司,实行产业规划、托管运营、备案管理、引流入住、培训指导“五统一”,推动民宿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集群效应逐渐显现。村里发展特色民宿42家,打造微景观和闽南庭院,投诉率从2019年的15%降至2024年的3%。23家业主主动开放空间,建设“友好驿站”,为游客提供休憩、充电等服务。燎原村还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共享停车场,完善消防设施,探索数字化管理,推进民宿产业向“五化”——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品质化迈进。

“通过以党支部为支点,以合作社为纽带,我们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了从‘低小散’到‘标准化’的转变。”王芙蓉说。

民宿兴,则百业兴。游客增多带动周边餐饮、购物、文创业态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村民张育芬在自家民宿开设亲子房间,还准备泉州元素明信片,“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在家门口创业”。2024年,燎原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0.24万元。

村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谢老板说:“经营更规范了,好评越来越多,年底还有分红,日子会越来越红火。”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村子人气渐旺。

展望未来,不少业主希望合作社继续引领,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开发特色文化体验项目,吸引游客深度停留。“希望从‘住一晚’变成‘玩三天’。”

行走在燎原村,满眼皆是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生动图景。昔日“空心村”,如今成为福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泉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许灿荣、洪丽燕)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