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协同 “研”途生花
记者近日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针对多个研学基地开展实地调研,探寻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研学旅游市场上的鲜活案例。这趟跨越数百公里的研学之旅,正是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的生动案例。
日前,跟随“研学张家口一起向未来”采访团,记者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针对多个研学基地开展实地调研,探寻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研学旅游市场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这趟跨越数百公里的研学之旅,正是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的生动案例。
从乡野田间到智能车间 科技驱动研学产业升级
日前,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的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旅游基地迎来一个研学团队。30多名来自天津的初中生,时而拿起平头铲和棕毛刷,化身考古学家体验野外考古发掘;时而穿起兽皮裙,扮演原始人类钻木取火、打磨石器,几名学生还将自己打磨好的石头箭头绑在木棍上比赛射箭。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跨越数千年的人类起源知识,还亲身体验先民的实践技能、感受探索历史的乐趣。
“这个基地于今年4月投入使用,截至8月底,已接待来自本地、省内及京津的研学学生2000多人次。”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工作人员李帼英告诉记者,该基地涵盖了泥河湾研究中心、泥河湾遗址博物馆、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研学点位,将考古研究、地质科学、生物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研学课程中,可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群体,“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在动手探索中激发了追求科学、探寻历史的兴趣。”
据她介绍,该基地正积极推进智慧讲解、VR(虚拟现实)沉浸式观览遗址等高科技设施建设,通过科技手段赋能,助力泥河湾远古文化的传播,生动讲好泥河湾的故事;同时,积极拓展京津市场,目前,已与相关研学机构进行合作。
在宣化区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基地,一场“种子与科技”的对话正在上演。“从一株不起眼的狗尾草到籽粒饱满的谷子,从刀耕火种到现代规模化种植,谷子因科技而兴……”在田间,讲解员一边给学生们讲解谷穗的由来,一边演示如何收割。
“如今,学生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不多,于是,我们以‘探秘小谷子·解锁新科技’为核心IP(知识产权),设置了科技馆、体验馆等。学生们不仅能在田间观察体验,深入了解谷子与现代农业,还能通过小米烘焙等实操活动,增强对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从去年7月正式投用至今,基地已接待1万多人次。”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基地负责人韩晶告诉记者,该基地为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杂谷”产业延伸基地,除了研学之外,还承担着种子研发的职责,“我们研发的种子亩产达800公斤,已覆盖至京津地区。此外,还在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广泛种植。”
在距离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基地约20公里的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生产车间内,一群学生正近距离观察机械臂如何有条不紊地抓取、焊接、拼装,当听到“每9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时更是发出阵阵惊叹。
据悉,该工厂位于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研学旅游基地。基地以汽车制造为主导产业,聚焦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是吉利集团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瑞典沃尔沃集团唯一的发动机海外生产基地,以及京西重工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南山汽车产业研学旅游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课程环节设计突出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通过车间参观、触摸零件、组装车模、模拟生产、设计车辆等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基地的课程场景设计基于真实生产环境、实用技术教室,以汽车实物和零部件实物为教具,用‘活教材’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汽车的构造和生产流程。”他说。
从长城脚下到冬奥赛场 打造古今联动的研学课堂
在张家口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的城墙下,一群五年级的学生正凑近观察明长城的砖石纹理。从古代商贸中心到现代研学基地,作为“万里长城第一门”,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历史课堂,更是实践场。
“大家知道我们这是在做什么吗?”一位老师一边与学生搭配做出手势,一边解释道,“这是我们古代的一种议价方式,叫摸手议价。比如,我要买你的马匹,你就将我的手摆出马匹的价钱。大家可以试试模拟这一交易场景。”话音刚落,许多学生就转头找同学比划起来。
据了解,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占地面积约228亩。大境门是重要的防御体系,是长城边塞商贸聚集地,也是中国北方最早对外贸易的“开放之门”。
负责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项目的张家口建设发展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孟繁涛告诉记者,目前,该基地围绕“长城”核心IP,设置了9门精品课程、30个学习单元,涵盖长城建筑智慧、明蒙贸易、军事防御等核心内容。同时,研学基地重点推出沉浸式主课程,以情景戏剧串联长城探秘、民族交融、商贸溯源三大主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历史流转。“从今年夏季正式投用以来,大境门已接待学生超6000人次。除了本地之外,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京津和山东。”他说。
如果说大境门展现的是厚重的历史底蕴,那么崇礼区迸发的则是现代冰雪激情。
在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展厅内,一群小学生围在VR滑雪机前排队体验,在互动中,激发了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今年以来,崇礼区打造华侨冰雪博物馆和冬奥展馆两大研学旅游基地,规划了50条特色研学线路,涵盖了36个核心研学点。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需求,研发了覆盖幼小中三个年龄段及亲子、银发等多群体的7套系统化研学课程。”张家口市崇礼区研学旅游协会会长刘力槐向记者透露,接下来,崇礼区将针对冬令营项目,与天津多家旅行社合作,从天津定点发车,承接大学生等群体到崇礼区感受冰雪文化,“如今,崇礼区的客流规模持续增长。我们力争今年研学旅游突破80万人次。”
编辑:胡颖佳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