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助力人社服务提速升级
作为人社部全国首个leaf6.2框架省级试点,江苏建成全省“业务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数据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的“六统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各业务板块省集中系统的协同运行。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杨阳)近日,在江苏省昆山市打拼了8年的刘女士,来到人社大厅准备排号办理社保异地迁移,原以为要花费许久时间的她,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全省的人社信息已经打通。依托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无需窗口排队,只需网上确认信息,个人的社保便可同步转移,通过手机轻松办理。460公里的返乡路,此刻仿佛指尖一点就能到达,8年打拼攒下的一份保障,早已在那一头的家乡等待着自己……
系统整合,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
自2019年起,江苏省人社厅开始打造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作为人社部全国首个leaf6.2框架省级试点,江苏建成全省“业务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数据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的“六统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和劳动关系各业务板块省集中系统的协同运行。平台覆盖1.1亿多群众和近300万企事业单位,可支撑10万名工作人员同时办理5万笔业务和亿级服务对象开展网上经办,助力实现“一网通办、跨省联办、全省同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
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江苏省常住人口超过8400万,流动人口就有3000-4000万人。每天,人社部门都要服务数万人,涉及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上百项事务。此外,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前,江苏省的人社数据分散在各市的“盘子”里,各地都有自己的一套人社系统,业务模块分散,数据统计繁琐,不便于跨省跨市事务的办理。
腾讯云政务行业交付负责人表示,基于此,腾讯云以分布式技术为核心,基于人社部leaf6.2框架,助力构建省级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让全省各地分散的独立系统实现直接、高效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
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全省人社部门能够实现各项经办业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打造“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公共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快办、秒办、免办”的高效便捷人社服务,实现对各类风险从事后防控到事前预防和事中实时监管的转变。
标准引领,促进规范化平台建设
据悉,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不仅是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5级人社经办业务、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大平台,也是纵向集中统一、横向集约整合、纵横联动协同的大平台,更是全省人社全业务、省集中、紧耦合的大平台。如何顺利完成新旧平台过渡,并实现7×24小时服务不断档,业务不掉线成为平台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据介绍,该平台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标准、规范、流程和数据体系,规范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包括架构7大体系35类技术标准规范,建立业务政策、经办规程、财务科目、档案管理、信用管理、稽核风控、调度指挥、网站标准等8项统一标准体系;按照个人“五同”、单位“三同”的原则,统一建设基础信息库,以劳动用工参保三合一、社保卡和各业务指标体系为主体,形成完整完善完备的核心数据指标体系等。
值得一提的是,据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借鉴了互联网公司“大中台、小前台”的构架模式,建成“通用大中台”和“经办小前台”,实现底层可互通,所有业务前台共同调用通用中台基本数据,真正实现一体联动;未来新增业务,只需建设相应小前台,可大幅压缩建设时间和成本。
数字赋能,支撑多场景创新应用
江苏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完成一体化信息平台切换上线任务,是人社行业首次实现大规模“技术业务”平台融合实践,可为广大民众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快办、秒办”的高效便捷人社服务。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市民只需要登录平台注册一次,就可获取并比对江苏全省的岗位信息,平台也会根据求职意愿,精准推送最适合的岗位,最大程度提高人力资源匹配效率。
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上线后,与江苏省政务一体化平台统一对接,将全省人社、旗舰店、用户中心、各市政务服务网等所有在线服务统一接入省政务平台,提供人社信息支撑和服务,实现“一网一门一次”,有力支撑“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此外,依托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上经办业务形成的大数据,能够实时为党委政府提供社会经济各主体运行状况、就业创业巡视、社保基金收入、人才开发利用、劳动关系状态等数据资料和决策依据,形成面向业务单位的统计决算、面向精算分析的挖掘应用和面向管理决策层的驾驶舱,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据悉,在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2022数字政府论坛上,“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项目”荣获“2022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行业专家表示,江苏人社平台建设集成难度大、服务模式新、数据价值高、业务创新多、应用场景全、监督监管严,对人社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江苏省还将加快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发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入进行数据治理,充分释放、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和潜能,提升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水平,全面支撑高质量民生服务保障。